
近身护卫用的武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癸 言 王何 而反之,二人皆嬖,使执寝戈而先后之。” 杜预 注:“寝戈,亲近兵杖。”
“寝戈”是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寝戈(拼音:qǐn gē)指近身护卫用的武器,主要用于贴身保护重要人物。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的记载:“癸言王何而反之,二人皆嬖,使执寝戈而先后之。” 杜预对此注释为“寝戈,亲近兵杖”,强调其作为护卫工具的属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左传》原文或杜预注疏,也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寝戈》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思是“熟睡”或“安睡”。指夜间入睡,安然休息。
《寝戈》的部首为“宀”(宝盖头),笔画为10画。
《寝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象形字来表示事物,而“寝戈”是在古代人们对睡眠方式的描绘。由于房屋中能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给人们入睡,所以“宀”被选择为部首。
《寝戈》在繁体中为「寢戈」。
在古代,寝戈的写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寢戈」。
以下是一些使用《寝戈》的例句:
1. 昨晚我寝戈得很好,一觉醒来精神焕发。
2. 这个新床非常舒适,我可以快速寝戈。
3. 他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很难寝戈整夜。
以下是一些与《寝戈》相关的组词:
1. 寝室:指供休息和睡眠的房间。
2. 安寝:指安心入睡。
3. 昏寝:指陷入沉睡状态。
与《寝戈》意义相近的词语有:
1. 睡眠
2. 安眠
3. 入睡
与《寝戈》意义相反的词语有:
1. 失眠
2. 焦虑
3. 熬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