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生;出生以來。《後漢書·呂布傳》:“ 術 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 劉備 。” 唐 李白 《行行且遊獵篇》:“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将遊獵誇輕趫。”
(2).年歲。《太平廣記》卷二三○引 唐 陳翰 《異聞集·王度》:“ 度 家有奴曰 豹 ,生年七十矣。”
(3).活着的時候。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将軍長孫儉神道碑》:“ 杜鎮南 之作牧,當世樹碑; 竇車騎 之臨戎,生年刻石。” 唐 杜甫 《耳聾》詩:“生年 鶡冠子 ,歎世 鹿皮翁 。”
“生年”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指出生以來或出生時間
常見于古籍,強調自出生後的時間跨度。例如《後漢書·呂布傳》記載:“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李白詩中也有“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的描述,均指“自出生以來”。
指年齡、年歲
用于表示人的實際歲數。如《太平廣記》提到“生年七十矣”,直接以“生年”代指年齡。現代漢語中此用法較少,但在古漢語或特定語境中仍可見。
指活着的時候(即“生時”)
強調生命存續的時段。例如北周庾信在碑文中寫道“生年刻石”,杜甫詩句“生年鶡冠子”,均指人生在世的時間。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籍引用可參考《後漢書》《李太白集》等文獻。
“生年”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生”字的部首是“生”,拆分的筆畫為“一丨一丨一丨一丨一丨一”,來源于古代象形字,并且在繁體字中保留了相同的寫法;而“年”字的部首是“幹”,拆分的筆畫為“一丨一乙一”,來源于古代象形字,繁體字為「年」。
“生年”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年份。這個詞語主要用于表示某人的年齡和出生的時間段,如“他的生年是1950年”。
繁體字“生年”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由“生”和“年”兩個字組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字的形狀和現代不同。對于“生年”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中,“生”字多有人形,表示出生、生活等含義,而“年”字在古代形狀上也有些差異。
1. 他的生年是1960年,今年已經60歲了。
2. 這個人的生年在明朝的時候。
生辰、生育、年歲、年份。
出生年份、出生年、出生日期。
死亡年份、去世年、去世日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