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冊的意思、青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冊的解釋

(1).帝王冊封臣下的符命。 南朝 梁 江淹 《蕭領軍讓司空并敦勸啟》:“而廼復降朱輪之使,方枉青冊之勸。” 胡之骥 注:“冊,符命也。”

(2).清冊。 宋 葉適 《平陽縣代納坊場錢記》:“州下青冊於縣,月取歲足,無敢蹉跌。” 金 陸增祥 《京兆府提學所帖碑》:“於今年四月間蒙降到房舍地土青冊,今驗數上石。”

(3). 元 時用以記載律令及審斷事宜的記錄。由斷事官執掌。 元 無名氏 《元秘史略》卷九:“百姓每分家財的事,你科斷著;凡斷了的事,寫在青冊上,已後不許諸人更改。” 韓儒林 等《元朝史》第一章第四節:“委為普上斷事官。又宣旨道:‘把一切領民的分配和斷了的事宜都造青冊寫在上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帝王冊封臣下的符命

指古代帝王用于冊封官員或授予爵位的正式文書,帶有權威性和儀式性。例如,南朝梁江淹在《蕭領軍讓司空并敦勸啟》中提到“方枉青冊之勸”,胡之骥注解為“冊,符命也”。


2.清冊(官方記錄文書)

宋代以後,“青冊”演變為一種官方清冊,用于記錄戶籍、土地、賦稅等重要事務。如宋代葉適《平陽縣代納坊場錢記》中記載“州下青冊于縣”,金代碑文也提到“房舍地土青冊”的登記用途。


3.元代律令與司法記錄

元代時,“青冊”特指記載法律條文和案件審判結果的官方檔案,由斷事官負責管理。《元秘史略》提到“凡斷了的事,寫在青冊上”,《元朝史》也記載其用于分配領民和記錄判決。


“青冊”的詞義隨時代演變:早期為帝王冊封文書,後擴展為行政清冊,元代則專指司法檔案。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冊

青冊(qīng cè)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青”和“冊”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青”字的部首是“青字頭”,總筆畫數為8。而“冊”字的部首是“白字頭”,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青冊”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用來指代一種記錄名冊或書籍的方法。在古代,人們将一種青綠色的染料塗抹在竹簡或宣紙上,然後用筆寫字,這樣字迹就帶有一種青色,因此被稱為“青冊”。

繁體

《青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青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經過演變,有些漢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青冊》一詞的字形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因此古代和現代的書寫形式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查閱了《青冊》中的名單,找到了他要尋找的人。

2. 這本《青冊》是一份珍貴的古代名冊,記錄着當時的曆史人物。

3. 為了保護文物,專家們使用青色墨水書寫了一本《青冊》。

組詞

青墨、青竹、冊頁、冊子、書冊

近義詞

記錄、名冊、書籍

反義詞

白冊、空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