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壺漏中指示刻度的箭籌。 北齊 邢邵 《獻武皇帝寺銘》:“曉夜自分,不勞雞鶴之助;六時靡惑,非待壺箭之功。”
(2).壺矢。 元 馬祖常 《草亭賦》:“壺箭博局,琴幾畫圖,庋而設也。”
“壺箭”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古代計時工具“壺漏”中用于指示刻度的箭形浮标。壺漏通過水流帶動浮箭升降來測量時間,如北齊邢邵在《獻武皇帝寺銘》中描述:“曉夜自分,不勞雞鶴之助;六時靡惑,非待壺箭之功”。此處“壺箭”象征時間的精準計量。
指古代宴會遊戲“投壺”所用的箭。投壺是文人雅士将箭投入壺中以競技的娛樂活動,元代馬祖常《草亭賦》記載:“壺箭博局,琴幾畫圖,庋而設也”,說明壺箭作為遊戲器具的用途。
兩種含義分别關聯時間計量和娛樂文化,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壺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種用于發射箭矢的裝置。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壺和箭,分别代表了發射裝置的主體部份和所要發射的箭矢。
《壺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壺:部首為土,總筆畫數為6。
箭:部首為竹,總筆畫數為14。
《壺箭》在古代的使用比較多,其來源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國。繁體字中《壺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大的差别。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的記載和文物考證,古時候《壺箭》的漢字寫法大緻為:
壺:┏土一一一┓
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注:以上為示意而非準确的古字結構。
1. 他用壺箭射中了靶子中心。
2. 這個壺箭的制作工藝非常精細。
組詞:壺弓、箭袋、弓箭手
近義詞:弩箭、弓箭
反義詞:靶、标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