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浮豔的意思、浮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浮豔的解釋

見“ 浮豔 ”。


亦作“ 浮艷 ”。1.表露于外的才華。 三國 魏 曹操 《宣示孔融罪狀令》:“太中大夫 孔融 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採其虛名,少於核實,見 融 浮豔,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

(2).指文辭華而不實。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今世相承,趨末棄本,率多浮豔。” 宋 陸遊 《跋<西崑酬唱集>》:“ 祥符 中,嘗下詔禁文體浮豔。” 金 王若虛 《文辨》:“然此自富貴者之常,存之何害;但病太多,且過于浮艷耳。”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 上官儀 詩多浮艷,以忠獲罪。” 徐懋庸 《雞肋》一:“他們的文章雖好,也隻是些浮豔之詞。”

(3).指華美豔麗之色。 唐 韓愈 《風折花枝》詩:“浮豔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隻遙聞。” 明 劉基 《虞美人》詞:“豈知浮豔難長久,看見花枝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浮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辭藻華麗而輕浮

    指文風或言辭過分追求華麗修飾,缺乏深刻内涵,給人以虛浮、輕佻之感。例如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評六朝詩歌“多浮豔之辭”,強調其重形式輕内容的弊端 。

    :晚唐部分宮體詩追求辭藻堆砌,流于浮豔。

  2. 色彩豔麗而不莊重

    形容色彩或裝飾過于鮮豔奪目,顯得俗氣輕佻。如《紅樓夢》中對某些服飾的描寫暗含“浮豔”之貶義,暗示人物性格的淺薄 。

    :室内裝飾宜典雅,切忌浮豔刺目。

二、詞源與演變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4.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浮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浮華豔麗
    多用于形容外表或裝飾的華麗而不質樸。例如:“衣飾浮豔”。
    補充說明:唐代韓愈在《風折花枝》中曾用“浮豔侵天”形容花朵的豔麗之色。

  2. 文辭華美而内容貧乏
    指文章或言辭表面華麗,但缺乏實質内容。例如:“詞句浮豔”“雕飾而不浮豔”。
    曆史背景: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批評當時文風“趨末棄本,率多浮豔”。

  3. 表露于外的才華
    此義項較少見,出自曹操《宣示孔融罪狀令》,指孔融的才華外顯但虛浮。


二、用法與例句


三、相關辨析

通過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可見,“浮豔”多含貶義,強調對表面形式的過度追求,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其傾向性。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富恤窮扒杆崩析車封尺景傳經穿靴戴帽從賞達覽誕得當場出彩丹竈堆簇恩斷意絕泛家浮宅翻弄憤憾焚輪負手丐人告白高椅閣員悍勇豪缣橫行不法和尚麥黃嫩滑言餞席價錢傑作極峯今代鞠躬屏氣鞫囚快當龍旂緑蘿曼殊髦耋梅花驿那般難能祈農傷風敗化神形時遇手斧守望相助樹蜂樹雞四冥四食踢鞬子無聲戲象物閑散小像吸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