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牍的意思、累牍的詳細解釋
累牍的解釋
形容文字衆多。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必一一載之簡策,則累牘而不能盡矣。”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上》:“故論一體,製實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總部,多則累牘,少亦單行,要皆詞出一口,撰成一手。”
詞語分解
- 累的解釋 累 é 〔累累〕.連續成串,如“果實累累”;.頹喪的樣子,如“累累若喪家之犬”。 〔累贅〕.多餘,不簡潔,如“文字累累”;.使人感到多餘或麻煩的事物,如“負重登高,不勝累累”(“ 贅”均讀輕聲)。 乏
- 牍的解釋 牍 (牘) ú 古代寫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書信)。案牍。 古代樂器名。 筆畫數:; 部首:片;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累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形容文字衆多,通常用于描述文章或文書篇幅冗長、内容繁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多數權威來源标注為lěi dú,部分網頁提到異讀“léi dú”,但現代漢語中更常用“lěi dú”。
- 構成:由“累”(積累、重疊)和“牍”(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引申為文書、文字)組成,字面意為“堆積的文書”。
2.使用場景
- 中性描述:泛指文字數量多,如“累牍而不能盡”。
- 含貶義:常與“連篇”連用為成語“連篇累牍”,批評文章冗長重複、缺乏實質内容,例如:“連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3.例句參考
- 正面例:姚華《論文後編》中提到“多則累牍,少亦單行”,指文字量可多可少,需靈活處理。
- 負面例:“他那篇文章連篇累牍,看似立論豐富,其實隻是廢話一堆”。
4.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長篇大論、洋洋灑灑。
- 反義詞:言簡意赅、三言兩語。
5.擴展知識
- 曆史背景:古代“牍”為竹木制成的書寫載體,書寫繁複,故“累牍”直觀反映了文字繁多的狀态。
- 現代用法:多用于文學評論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h2累牍的意思
p累牍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指疲勞和勞累的狀态。在日常生活中,累牍通常用來形容人們長時間工作、學習等過程中所面臨的疲勞感和疲勞狀态。
h2累牍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p累牍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缶”部,右邊是“者”部。根據筆畫的計數,它的總筆畫數為12。
h2累牍的來源
p累牍最初的意思是指“斤量字形疲勞”。其中,“累”表示疲倦、疲勞,而“牍”指的是寫字或者書寫符號。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木牍進行記事,長時間書寫可導緻手部疲勞。因此,累牍逐漸形成了形容人們工作勞累的詞彙。
h2累牍的繁體字
p在繁體字中,累牍的寫法為“纍牘”。繁體字加入了更多的筆畫和線條,使得字形更加複雜。
h2古時候漢字寫法
p在古代,累牍的寫法可能具有一些變化。它的字形可能簡化,不同的書法家和書法風格可能會稍有不同。然而,它的基本形式和現代寫法是相似的。
h2累牍的例句
p以下是一些使用累牍的例句:
p1. 這段時間工作很忙,我感覺累牍。
p2. 他每天學習十個小時,累牍得不行。
p3. 到了晚上,他整個人都累牍而欲睡。
p4. 雖然累牍,但是我知道努力是值得的。
p5. 他的額頭上滿是汗水,顯示出了他累牍的樣子。
h2累牍的組詞
p一些與累牍相關的詞彙有:
p1. 疲勞:指身體或精神上因長時間勞累而感到極度疲倦的狀态。
p2. 勞累:指因長時間體力或腦力工作而感到疲勞。
p3. 緊張:指因壓力或刺激而導緻身體和精神上緊張不安的狀态。
p4. 疲憊:指經過長時間的勞累或過度使用後身體和精神上感到非常疲倦的狀态。
h2累牍的近義詞
p與累牍意思類似的詞彙有:
p1. 疲倦
p2. 精疲力盡
p3. 身心疲憊
p4. 疲乏不堪
h2累牍的反義詞
p與累牍相對的詞彙是:
p1. 輕松
p2. 休閑
p3. 精力充沛
p4. 旺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