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胼胝手足的意思、胼胝手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胼胝手足的解釋

見“ 胼手胝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胼胝手足”是一個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讀音

正确讀音為pián zhī shǒu zú(音同“便知手足”)。


字義與來源

  1. 字詞解析

    • “胼”“胝”均從“月(肉)”部,表示與肌膚相關。兩字組合“胼胝”在醫學上指因長期摩擦、壓迫形成的角質增生,俗稱“老繭”。
    • “手足”代指手腳,強調勞動部位。
  2. 成語含義
    形容人長期辛勤勞作,手腳生滿老繭。多用于贊美艱苦奮鬥的精神,如農民、工匠等群體的辛勞狀态。


出處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 出自康有為《大同書》:“農民窮苦,胼胝手足以經營之,而終歲之勤,一粒無獲。”
    • 更早可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勞有功者也。”
  2. 用法特點

    • 詞性:作定語或狀語,用于書面語;
    • 色彩:中性偏褒義,側重客觀描述辛勞;
    • 同義詞:胼手胝足、手足重繭。

延伸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醫學知識,可參考上述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胼胝手足

胼胝手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胼”、“胝”、“手”、“足”四個字組成。下面将為您介紹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1. 胼:由“月”和“片”兩個部首組成,共有4畫。它是“拼”部首的一種變形,代表手掌的皮膚變厚。

2. 胝:由“⺼”(肉)和“次”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0畫。它是“走”部首的變體,表示手掌或腳底的老繭。

3. 手:由“扌”(手)部首組成,共有4畫。

4. 足:由“足”部首組成,共有7畫。

胼胝手足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爾雅》一書,描述了由于長期重體力勞動所緻的手掌和腳底皮膚變厚、産生老繭的現象。

在繁體字中,胼胝手足的寫法為「膿皮手足」,其中的「膿」表示膿,用來形容皮膚老繭的狀态。

在古代漢字中,胼胝手足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手寫體稱為“悉”,“悉”字由“”和“⺌”組成。繁體字寫法則為「膿皮手足」。

以下是使用胼胝手足詞的例句:

1. 那個農民工的胼胝手足表明了他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

2. 他的胼胝手足說明了他是一個勤勞耐勞的人。

關于組詞,胼胝手足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例如:胼胝體、胼胝體功能障礙等。

近義詞:老繭、老痂。

反義詞:嫩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