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氣律的意思、氣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氣律的解釋

古代樂理術語。謂樂律和節氣相應。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師涓 出於 衛靈公 之世,寫列代之樂,造新曲以代古樂,故有四時之樂……奏於 靈公 , 靈公 情湎心惑,忘於政事。 蘧伯玉 趨階而諫曰:‘此雖以發揚氣律,終為沉湎淫漫之音,無合於風雅,非下臣宜薦於君也。’”參閱《禮記·樂記》、《漢書·律曆志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氣律”是一個多領域交叉的古代術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涉及樂理和文學兩個層面:

一、樂理領域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樂律與自然節氣的對應關系,強調音樂律制與季節變化相協調的理論。例如,晉代王嘉《拾遺記》記載,師涓創作音樂時結合四季特點,通過音律呼應節氣,但這類音樂因過于注重感官享受,曾被批評為“沉湎之音”。

  2. 曆史背景
    這一概念與《禮記·樂記》《漢書·律曆志》等典籍中“天人感應”思想相關,認為音樂需符合自然規律,以達到調和陰陽、順應天時的效果。


二、文學領域

  1. 語言與韻律的結合
    “氣”指文學作品的氣勢與情感基調,“律”指韻律節奏,合稱“氣律”時表示文辭優美且音韻和諧,如詩歌通過平仄、押韻等規則增強表現力。

  2. 應用與要求
    在漢字詩歌中,需控制字詞音節數及聲調(如雙音字的使用),使詩句既符合格律,又能傳達情感意境。例如,唐代近體詩對平仄的嚴格規範即體現了氣律的運用。


三、總結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典籍或詩歌案例,可參考《拾遺記》《樂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氣律

氣律是一個漢字詞彙,是指氣息的規律和節奏。它由部首氣(氣聚在一起的樣子)和律(規律)組成。氣律的意思即是氣息的規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氣的部首是氣(氣聚在一起),筆畫數為4;律的部首是彳(行走),筆畫數為3。

來源

氣律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言》中,屬于古代漢語詞彙。它在古代經典作品中經常被使用,如《論語》、《孟子》等。

繁體

氣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氣的字形更加扁平,律的字形中間有一條橫線與兩個豎線相連形成。

例句

他善于把握演講的氣律,讓人聽起來非常舒服。

組詞

音律、韻律、節律

近義詞

氣息、呼吸、氣象

反義詞

混亂、無序、雜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