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路的意思、八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路的解釋

對八路軍的俗稱。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一回:“ 康家敗 問道:‘ 王臭子 真是八路的坐探?’” 徐光耀 《平原烈火》第十六回:“‘皇協’們一聽,轟的向後散了好遠,嘴裡連嚷:‘八路,八路,快上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八路”是“八路軍”的簡稱,指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争時期領導的主力抗日武裝力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1937年國共合作期間由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而成的抗日部隊。後雖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八路軍”的稱呼因曆史習慣和群衆基礎廣泛沿用至解放戰争時期。

二、曆史背景

  1. 改編過程
    1937年8月,根據國共協議,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
  2. 名稱調整
    改編後不久,國民政府将其番號改為“第十八集團軍”,但中共方面仍以“八路軍”作為主要稱謂,以增強部隊在群衆中的號召力。

三、作用與影響

四、其他含義

“八路”在民間語境中也可指代八路軍成員(如幹部、戰士),常見于文學作品和口語表達,例如《呂梁英雄傳》中提到的“八路坐探”。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路

八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八”和“路”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八”的部首是“八”字旁,它的筆畫數為二;“路”的部首是“足”字旁,它的筆畫數為十二。

來源

“八路”一詞源自于中國抗日戰争時期。八路軍是中共領導下的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力軍隊,以遊擊戰、遊擊戰術和遊擊戰法作戰聞名。因此,“八路”一詞經常用來指代八路軍。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八路”分别為“八”和“路”兩個字,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八”的字形較為簡單,就是兩個橫線上下疊放,代表數字“8”的形狀;“路”的字形中間有一條橫線,上下是兩個“足”字,表示“人”在路上行走。

例句

1. 八路軍是中國抗日戰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 這條山路坑坑窪窪,行走起來像走在八路上。

組詞

八路軍、八路戰士、八路區、八路遊擊隊等

近義詞

八路軍的近義詞有:新四軍、華中抗日聯軍

反義詞

八路軍的反義詞為敵安軍、日本侵略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