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誡囑咐。《漢書·史丹傳》:“向者太子當進見,臣竊戒屬毋涕泣,感傷陛下。”
“戒屬”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典籍記載,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一、構詞解析 “戒”本義為警惕、防備,《說文解字》釋為“警也”,引申為告誡、約束之意;“屬”在古漢語中多指隸屬、歸屬,如《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将軍,諸侯皆屬焉”。兩字組合後,“戒屬”可釋義為“通過告誡使隸屬或歸附”,多用于描述古代文書或儀式中的規範行為。
二、引證解釋 唐代文獻《通典·職官》記載:“凡敕令戒屬,皆由中書拟制”,此處“戒屬”指以官方文書形式下達的告誡指令,強調權威性與約束力。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亦提到“戒屬之事,禮之細目也”,說明該詞與古代禮制規範密切相關。
三、相關詞彙 “戒屬”常與“敕令”“告谕”等詞并用,如《宋會要輯稿》載“遣使戒屬邊吏,毋得生事”,體現其作為行政術語的用途。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僅在研究古代公文、禮制文獻時作為專業術語出現。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辭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
“戒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è shǔ(),其核心含義是“告誡囑咐”,常用于表示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的勸誡和叮囑。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通過言語進行告誡、叮囑,帶有警示或教導的意圖。例如《漢書·史丹傳》中記載:“臣竊戒屬毋涕泣,感傷陛下”,即通過勸誡避免行為失當。
字義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漢書》相關文獻()。
敖弄寶龜弊摋蔔晝蔔夜參扣蠶座敕甲川歸春享澹薄豆屑對空台方聞科翻皮負埶購買動機顧懷海右河段和勝會昌湖勇浃旦嘉果楗柱嫁妝季布一諾接遇舊齒積玩駒齒騋牝鱗萃厲世磨鈍羅畏鹿為馬綠慘紅銷煤氣竈木鐘南疆讴歌鋪驿卡具箧服晴暈秋宵辱殘神道碣沈阏笙磬同音世舊說诳漱潤唐堯蜩螳亭亭植立投戈講藝危矢五秉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