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摭拾。 明 李東陽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監察禦史展公墓志銘》:“時有欲傾之者,陰縱人徂公,撫掇無所得。公益嚴戒,立崖岸為之,吏民無敢犯。”
“撫掇”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整理、收拾
指用手輕輕整理、歸置物品,使其整齊有序。此義項強調動作的輕柔和條理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6卷第1023頁
安撫、照料
引申為對人或事物進行撫慰、照管,使其安定平穩。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28頁
本義為用手輕按或撫摸,《說文解字》注:“撫,安也”,引申為安撫、撫慰。
《說文解字》釋為“拾取”,段玉裁注:“掇者,拾之細也”,指細緻地拾取或整理。
二字組合後,動作更具輕柔、細緻的特征。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
如明代《醒世恒言》:“親手撫掇案上文書”,此處指整理文書。
來源:馮夢龍《醒世恒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卷三
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方言中,如:“她細心撫掇好散亂的衣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标注為“罕用詞”
提示:因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需依據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字典》或《故訓彙纂》等專業辭書。
“撫掇”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以下為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明代李東陽《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監察禦史展公墓志銘》中曾使用該詞:
“時有欲傾之者,陰縱人徂公,撫掇無所得。”
意為:當時有人想陷害展公,暗中指使人搜集其把柄,卻一無所獲()。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6)獲取更嚴謹的釋義。
白脰拌蒜加蔥冰絲弦側睨騁強赤象重孫垂輝出潔詞主趣董丹輝叨榮丢臉杜陵風雨手訪采防身刀煩膺沸煎風潮鳳舄覆席鋼筆高發閣落骨托鴻爪雪泥湖亭匠費鲛室藉莫姬妾擊賞酒注子浚波鲮鯉靈弱鸾鳳落地窗買虛滿讕蟊螟沒門兒南浔碰硬栖糧蜷局羣蟻趨羶繩武適歸市斬聳肩縮背鎖匙桃萊天妃天弧跎蹉韡華圍岩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