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問的意思、啟問的詳細解釋
啟問的解釋
動問;請問。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啟問起居。” 宋 王鞏 《甲申雜記》:“時 李定資 深鞫 蘇子瞻 獄,雖同列不敢輒啟問。”《水浒傳》第五三回:“ 戴宗 道:‘隻今便去啟問本師。’”
詞語分解
- 啟的解釋 啟 (啓) ǐ 打開:啟封。啟門。某某啟。啟齒。 開始:啟用。啟程。啟運。 開導:啟迪。啟發。啟蒙。啟示。啟明(古代指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出現在東方天空的金星)。承上啟下。 陳述:啟事。 書信:書啟。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網絡擴展解釋
“啟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釋義
- 含義:指“動問”或“請問”,常用于禮貌地提出問題或請求對方解答。
文獻出處
- 唐代韓愈《送鄭尚書序》:
“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啟問起居。”
此處“啟問”表示下級官員向上級問候、詢問日常事務。
- 《紅樓夢》第二回:
“封肅因聽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
描述封肅恭敬地向公差詢問來意。
- 《水浒傳》第五三回:
“戴宗道:‘隻今便去啟問本師。’”
體現向師長或尊者請教問題的用法。
用法特點
- 語境:多用于正式或謙遜的場合,常見于古代文獻、書信或對話中。
- 結構:通常以“啟問+對象/内容”形式出現,如“啟問起居”“啟問本師”。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請問、動問、請教
- 關聯詞:啟事(陳述事情)、啟奏(臣子向君主禀告)
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古文閱讀、文學創作或特定禮儀場合(如傳統書信)中仍可能遇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啟問的意思
啟問是一個動詞,意為發問,提出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啟 (qǐ) 由"口"和"走"兩個部首組成,總共6個筆畫。
問 (wèn) 由"口"和"門"兩個部首組成,總共6個筆畫。
來源
啟問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論語·陽貨》一文中,意為發問、詢問。
繁體
在繁體字中,啟問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啟問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啟的"口"字旁有小點,表示口的開合;問的"門"字旁與現代的有所區别。
例句
1. 我向他啟問這個問題,他卻不願回答。
2. 學生們紛紛舉手啟問老師的問題。
組詞
- 探索啟問
- 提出啟問
- 啟問問題
- 啟問疑點
近義詞
- 詢問
- 發問
- 訊問
- 提問
反義詞
- 解答
- 回答
- 應答
- 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