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奇特峻峭之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漾水》:“ 漢陽 西南有 祁山 ,蹊徑逶迤,山高巖險,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2).謂詩文的風格、語言嚴正而不同凡俗。 唐 柳宗元 《<非國語>跋》:“《越》之下篇尤奇峻,而其事多雜,蓋非出於 左氏 。” 宋 惠洪 《冷齋夜話·永庵嗣法南禅》:“為作疏,語特奇峻。” 明 李東陽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節,遠聲利。其體則清聳奇峻。”
“奇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奇峻”讀作qí jùn,原指山勢高聳險峻,形容山峰高大、地形陡峭的特點。例如《水經注》中提到的“天下之奇峻”便用于描述祁山的險要地勢。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漾水》以“奇峻”形容祁山,唐代柳宗元則用其評價《非國語》的文風,體現了該詞從自然到文化的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水經注》《冷齋夜話》等文獻。
奇峻是一個既有趣又含義豐富的詞彙,具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和引申義。其部首可以拆分為“大”和“山”,表示山勢高大挺拔。此外,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奇峻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那個時候,人們将山勢陡峭、高聳的山峰形容為奇峻。它不僅代表了山的高大,而且還有強調它的不尋常之處的含義。因此,奇峻可以表示山峰的巍峨和壯麗,也可以引申為形容其他事物和現象的不尋常、特别之處。
在繁體字中,奇峻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峻”字在繁體中寫作“嶽”,強調了山峰的陡峭和高聳。這種寫法更加鮮明地表達了奇峻的意義。
古時候,奇峻這個詞的寫法也略有不同。在古代漢字中,奇峻的“峻”字寫作“儁”。雖然寫法不同,但其含義仍然是相同的,描繪了山勢的高大和陡峭。
以下是一些關于奇峻的例句:
1. 這座山峰奇峻險峭,天空中的雲彩仿佛觸手可及。
2. 他的創新思維給公司帶來了奇峻的商機。
3. 這個文化遺址保存完好,展現了古代建築的奇峻之美。
奇峻可以作為一個動詞、名詞或形容詞的組詞。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組詞:
1. 奇峻山 (名詞):指陡峭高大的山峰。
2. 奇峻地形 (名詞):用來形容地面或地勢陡峭、起伏的地貌特征。
3. 奇峻的藝術 (形容詞):用來描述獨特、不尋常的藝術風格。
奇峻的近義詞包括險峻、陡峭、雄奇等。這些詞彙都可以用來形容山峰、地勢或事物的不同特點。
奇峻的反義詞則包括平緩、平坦、柔和等。這些詞彙描繪了相反的特點,與奇峻形成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