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器物和衣服。《詩·衛風·木瓜序》:“齊 桓公 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服焉。” 孔穎達 疏:“器服謂門材與祭服。”《後漢書·劉玄傳》:“宮女數千,備列後庭,自鐘鼓、帷帳、輿輦、器服、太倉、武庫、官府、市裡,不改於舊。”
(2).推重欽服。《晉書·索靖傳》:“﹝ 索靖 ﹞與 襄陽 羅尚 、 河 南 潘嶽 、 吳郡 顧榮 同官,鹹器服焉。”
“器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器物和衣服
指具體的器具與服飾,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
推重欽服
引申為對他人才幹或品德的敬佩與信服。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主要用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例如描述古代禮儀制度時,可能涉及“器服”的搭配與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後漢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字典如《漢典》。
《器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包括了“器”和“服”兩個字。這個詞可以理解為“用具和服裝”,指的是使用器物和穿戴衣物。
《器服》的“器”字的部首是“口”,共有5畫。“服”字的部首是“月”,共有期6畫。
《器服》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器服”。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和古代字典的記載,古時候的《器服》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1. 他們每天都穿着整齊的器服出席儀式。
2. 這個展覽展示了古代貴族的器服和珍寶。
1. 器物:指各種功能性的物品。
2. 服裝:指穿戴在身上的衣物。
3. 器具:指用來做飯、洗衣等的工具。
1. 衣物:指包括衣服、鞋子和帽子在内的穿戴物品。
2. 用品: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
1. 裸體:指身體沒有穿着任何衣物。
2. 器具無法:指失去了原本功能的器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