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肅的意思、端肅的詳細解釋
端肅的解釋
(1).端正嚴肅。《宋書·範泰傳》:“ 忱 嗜酒,醉輒累旬。及醒,則儼然端肅。” 宋 王谠 《唐語林·識鑒》:“ 珏 風格端肅,屬詞敏贍,恩傾一時。”《西遊記》第二六回:“這 行者 端肅尊敬,與大神到了紫竹林裡,參拜菩薩。”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江寧 吳模 , 字元 理,應童子試時,年方十三,舉止端肅。”
(2).舊時書信慣語。對尊長表示敬意。 翟灏 《通俗編·儀節》引 明 沉文 《初政記》:“凡緻書於尊者,稱端肅奉書,答則端肅奉復。”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書》之三:“某端肅奉白。”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肅的解釋 肅 (肅) ù 恭敬:肅立。肅坐。肅然。 嚴正,認真:嚴肅。肅靜。肅穆。整肅。 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肅客。 萎縮:肅殺。 筆畫數:; 部首: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端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端正嚴肅
指人的舉止莊重、态度嚴謹。由“端”(莊重)和“肅”(肅穆)組合而成,強調言行舉止的鄭重與正式。例如《宋書·範泰傳》描述“及醒,則俨然端肅”,形容人清醒時态度嚴肅。
-
舊時書信中的敬語
傳統書信中用于對尊長表達敬意,如“端肅奉書”“端肅奉複”等(出自明代方孝孺《答王仲缙書》)。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
莊重場合
常用于描述儀式、正式場合中的行為,如:“北璇玑聲音朗澈,神情端肅”(出自古典小說例句)。
-
書信禮儀
明清時期書信往來中,用“端肅”作為對長輩或上級的謙辭,如“某端肅奉白”(明代沈文《初政記》)。
三、補充說明
- 近義詞:莊重、肅穆、嚴謹。
- 反義詞:輕浮、散漫、隨意。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詞典及實際用例,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肅(duān sù)是一個漢語詞語,拆分部首為立肉,共有10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
在繁體字中,端肅的寫法為端肅。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端肅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可能會選擇不同的部首來組成字形,但整體的發音和意義都相同。
以下是關于端肅的一些例句:
1. 他的态度端肅,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2. 她舉止得體,儀态端肅,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以下是一些與端肅相關的詞語:
1. 端莊:形容舉止得體,莊重大方。
2. 肅靜:形容安靜而莊重。
3. 慎重:形容行事謹慎,不輕率。
以下是一些與端肅相反的詞語:
1. 不慎:形容行事魯莽,不謹慎。
2. 不肅:形容态度不莊重,不鄭重。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