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桂的意思、木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桂的解釋

肉桂的别稱。《爾雅·釋木》:“梫,木桂。” 郭璞 注:“今南人呼桂厚皮者為木桂。桂樹葉似枇杷而大,白華,華而不著子,叢生巖嶺,枝葉冬夏常青。” 王闿運 集解:“今謂之肉桂。取皮浸之,故曰梫;取其樹,故曰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桂是漢語中對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古稱,特指其幹燥樹皮或枝條,屬于傳統中藥材及香料的範疇。以下從詞義、植物屬性、文獻記載三方面詳述:

一、詞義溯源

“木桂”一詞源于古代植物分類習慣,“木”強調其為喬木屬性,“桂”則取自其香氣特征。該名稱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藥材,與“菌桂”(今稱牡桂)形成形态區分(來源:《神農本草經校注》)。

二、植物學特征

木桂為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具縱向裂紋,葉片革質呈長橢圓形。其幹燥樹皮呈卷筒狀,斷面顯紅棕色油線,氣味辛香濃烈,此特征在《中國植物志》樟科條目中有明确形态描述(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1卷)。

三、文獻應用記載

  1. 藥用範疇:據《本草綱目》木桂條目載,其性大熱、味辛甘,主治“寒痹風瘖、腹内冷痛”,古代多作溫裡藥使用(來源:《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四卷)。
  2. 文化意象:唐代《藝文類聚》将木桂列為“香木十友”之一,喻指高潔品性,反映其在文人群體中的象征意義(來源:《藝文類聚·木部下》)。

需說明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已采用“肉桂”作為标準正名,而“木桂”作為曆史名稱仍見于古典醫藥文獻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文獻和詞典的定義,“木桂”是肉桂的别稱,特指樟科植物肉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的厚皮樹種。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木桂最早見于《爾雅·釋木》:“梫,木桂。”漢代郭璞注解稱,南方人将“桂樹中樹皮較厚者”稱為木桂,并描述其葉似枇杷葉但更大,開白花,不結果實,多生于山嶺間,四季常青。

  2. 名稱來源

    • “梫”指用其樹皮浸泡的用法(如制作香料或藥材);
    • “木”則強調其樹木屬性,以區别于其他草本桂類植物。
  3. 植物特征
    木桂的樹皮厚且芳香,是傳統中藥和香料的來源。其幹燥樹皮稱為“肉桂”,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等功效。

  4. 文化關聯
    桂樹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樹,與科舉中“折桂”的典故相關,象征仕途顯達。但此寓意更多關聯廣義的“桂”而非特指木桂。

總結來看,“木桂”是肉桂的古稱,強調其植物學特征與實用價值,需注意與“桂花樹”等近似名稱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安濟坊襃飾巴圖魯秉事柄坐駁回補陀滄流側臣羼和酬倡顣頞德黑蘭會議蹬心拳诋讦東都門東塾東怨西怒斷紙餘墨多足綱風雨蕭條分章析句告谕更衣曲貫耳觀禮暵地寒暖河不出圖何繇鴻毛泰岱槐實黃麻紫泥華馔介祉鋸架鸾裙落墨馬公帳涊淟鳥火膩旗懦詞怪說破鑒普洛美修斯箐砦鳅鰕卻月然脂賞募釋事市頭婆守禦絲分縷解松飙誣説銷售量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