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縱的意思、發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縱的解釋

亦作“ 發蹤 ”。1.猶言指揮調度。 漢 王粲 《反金人贊》:“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賤不恥,誨焉是益。我能發蹤,彼用遠迹。”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将帥如林須發蹤,太平功業望 蕭 張 。” 清 顧炎武 《恭谒高皇帝禦容于靈谷寺》詩:“大化乘陶冶,元功賴發蹤。” 王闿運 《丁銳義傳》:“仰承發縱,遂統偏師,出擊援賊,庶展微效。”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自然之力,既聽命於人間,發縱指揮,如使其馬,束以器械而用之。”

(2).猶言顯示迹象。《隸釋·漢敦煌長史武斑碑》:“受天休命,積祉所鐘。其在孩提,岐嶷發蹤。”《舊唐書·窦抗傳》:“及 楊玄感 作亂, 高祖 統兵 隴右 , 抗 言於 高祖 曰:‘ 玄感 抑為發蹤耳! 李氏 有名圖籙,可乘其便,天之所啟也。’”

(3).猶指使。 明 陳子龍 《妒婦賦》:“防閑密緻,恐有他遇。封識牕牖,發縱姥嫗。伺主出入,察主言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指揮調度
    源自古代文獻,如《史記·蕭相國世家》中“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指像獵人指揮獵犬一樣暗中操控全局。例如:“将帥如林須發蹤,太平功業望蕭張”(明·劉基詩句)。

  2. 顯示迹象
    用于描述事物顯露征兆,如《隸釋·漢敦煌長史武斑碑》中“岐嶷發蹤”,指幼年時已顯露出聰慧迹象。

  3. 指使或放任自由
    在部分語境中可表示“指使他人行動”,如明代陳子龍《妒婦賦》中“發縱姥嫗”指指使老婦人監視;而現代用法中,也引申為“放任自由、不受約束”。

三、成語擴展

“發縱指示”是常見成語,比喻暗中操縱指揮。例如:“外交策略中常有發縱指示的手段”(鄒韬奮《外交的途徑》)。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史記》《反金人贊》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縱(fā z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放任、縱容。該詞可以拆分為“發”和“縱”兩個部分。其中,“發”字的部首是“又”,筆畫數是五畫;“縱”字的部首是“糸”,筆畫數為11畫。 “發縱”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漢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該詞的寫法較為繁瑣。例如,“發”字的古代寫法是“髮”,而“縱”字的古代寫法是“縱”。 以下是一些關于“發縱”的例句: 1. 他對孩子們的行為很發縱,導緻他們變得越來越調皮搗蛋。 2. 這個領導屢次縱容下屬的錯誤行為,導緻公司的業績一落千丈。 一些與“發縱”相關的組詞有:放縱、縱容、發展、縱情等。其中,“放縱”和“縱容”可以視為與“發縱”意思相近的詞語。 與“發縱”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約束、限制、禁止等,它們表達了相對嚴格和制約的含義。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