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德的意思、二三其德的詳細解釋
二三其德的解釋
二三:不專一。形容三心二意。
詞語分解
- 二三的解釋 .謂不專一;反複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二三其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èr sān qí d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心意不專、反複無常,形容人三心二意,沒有堅定的操守。其中“二三”表示不專一,“德”指品德或心志。
出處與背景
源自《詩經·衛風·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原指男子(士)行為反複無常,感情不專一。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偏正式,多作定語或補語。
- 使用場景:批評他人立場搖擺、言行不一,如“既與輯和,何容二三其德?”(《南齊書·魏虜傳》)。
- 例句:
- “周一一聲歎息,周二二三其德……”(現代口語化表達)。
- “背棄前盟,複聞郎家二三其德。”(《聊齋志異》)。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反複無常。
- 反義詞: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專心緻志。
辨析與注意
部分資料(如、9)誤将“德”解釋為褒義,實為貶義,需以權威出處為準。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詩經》原文及權威詞典(如、2、4)。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三其德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品德和才能都非常出色。現在我們來分解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
- 部首:二三其德的部首是一(一切)、口(口吞)、人(人負責)、彳(彳亍)。
- 筆畫:二三其德共有11個筆畫。
二三其德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四書·大學》中的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二也。其為二也,其為人也;二三其德也。”這句話強調了君子應該以修身立德為根本,而具備孝悌之德是成為君子的最基本要求。
在繁體字中,《二三其德》這個成語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對于《二三其德》這個成語,其基本的形狀和結構是相同的。
以下是《二三其德》這個成語的例句:
- 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真是二三其德啊!
- 她一直努力學習,希望能達到二三其德的境界。
一些與《二三其德》相關的組詞包括:德才兼備、品德高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
在意義上,近義詞可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反義詞可能是:行為不端,德行不端。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