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請求向鬼神禱告。《論語·述而》:“子疾病, 子路 請禱。” 邢昺 疏:“ 孔子 疾病, 子路 告請禱求鬼神,冀其疾愈也。”
(2).祈禱。《後漢書·質帝紀》:“郡國有名山大澤能興雲雨者,二千石長吏各絜齊請禱,竭誠盡禮。”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羅願》:“ 鄂州 大旱, 願 立日中請禱,緻疾而卒。”
“請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請求向鬼神禱告
指通過儀式或言辭向神明、祖先等超自然力量提出請求,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生病時,弟子子路曾“請禱”,即請求通過禱告為孔子祛病。這種行為通常帶有祈求庇佑或解決困境的目的。
廣義的祈禱行為
泛指一切形式的祈禱活動,不一定局限于“請求”,也可能包含感恩、忏悔等。如《後漢書》提到地方官員在旱災時“潔齋請禱”,即通過虔誠的儀式向神靈祈雨。
補充說明
「請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請求祈禱或請求别人為自己祈禱。下面是詳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信息:
拆分部首:讠言
筆畫數:13畫
「請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由「請」和「禱」兩個字組成。這兩個字都是獨立的漢字,「請」是請求、邀請的意思,「禱」則表示祈求、祈禱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請禱」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在古時候,「請禱」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體。例如,在西周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請禱」的寫法為「請禱」,繁瑣而且結構相對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發展,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請禱」字樣。
以下是一些以「請禱」為主題的例句:
1. 他每天都會請禱安撫心靈。
2. 我們為國家的繁榮請禱。
3. 請禱讓他在困境中找到力量與勇氣。
組詞:請求、祈禱、禱告、求助
近義詞:祈禱、禱告
反義詞:拒絕、不祈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