尻駕的意思、尻駕的詳細解釋
尻駕的解釋
以尻為車駕。謂隨心所欲遨遊。 宋 蘇轼 《和桃花源詩》:“臂鷄有時鳴,尻駕無可稅。”參見“ 尻輪神馬 ”。
詞語分解
- 尻的解釋 尻 ā 屁股,脊骨的末端:尻骨(坐骨)。 家畜外形部位名稱(以髋骨、薦骨和部分尾椎骨為基礎,前連腰,下接股。是推動後股運步的重要部位)。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 駕的解釋 駕 (駕) à 把車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車或農具):駕車。駕轅。 古代車乘的總稱,亦特指帝王的車,轉指帝王:車駕。法駕(帝王車乘的一種)。 使開動,操縱:駕駛。駕機。駕馭(亦作“駕禦”)。 在……上面
專業解析
尻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與典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
字義解析
- 尻 (kāo):本義指臀部、脊骨的末端。《說文解字》釋為“脽也”(即臀部)。在古文中可引申指身體、底部或末端。
- 駕:本義指把車套在馬身上,引申為駕駛車馬、乘坐或駕馭。
- 合義:“尻駕”字面可理解為“以臀(身體)駕車”,意指親自駕馭車馬,強調身體力行地操作。
-
典籍來源與釋義
該詞主要見于古代典籍注釋或特定語境:
- 《莊子》相關注釋:在《莊子·達生》篇讨論駕馭之術時,有注家(如郭象、成玄英等)在闡釋“善禦”概念時,可能間接關聯到身體與駕馭的關系。“尻駕”一詞更明确地出現在後世學者(如清代王念孫、郭慶藩)對這類篇章的疏證或訓诂中,用以描述一種身體與車馬緊密結合、親自操控的駕馭狀态,區别于單純的乘坐或指揮。
- 核心含義:綜合典籍用例,“尻駕”指親自坐在車上駕馭馬匹,強調駕駛者身體力行、直接操控的行為。它區别于“乘”(單純乘坐)或“禦”(可能包含指揮他人駕馭)。其核心在于身體(尻)直接參與駕馭(駕)的動作。
-
文化背景與引申
在古代車馬是重要交通工具與身份象征,駕馭技術(禦)是君子六藝之一。“尻駕”反映了古人對親力親為、掌握實際技能的重視。其形象描繪了駕車者臀部穩坐車上,身體協調控制缰繩與馬匹的動态情景,體現了對身體技藝與直接經驗的肯定。
參考資料來源:
- 釋義與字源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對“尻”、“駕”及古漢語用法的解釋。
- 典籍背景與用例分析:《莊子集釋》(郭慶藩撰)、《讀書雜志》(王念孫著)中相關篇章的注釋與考證。
- 文化背景參考:《中國古代交通文化》(王子今著)對車馬使用與駕馭技藝的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尻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以臀部(尻)作為車駕”,比喻不受拘束、隨心所欲地遨遊。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語構成與讀音
- 拼音:kāo jià
- 注音:ㄎㄠ ㄐㄧㄚˋ
其中“尻”指臀部,“駕”指車馬或駕馭,組合後形成帶有想象色彩的比喻義。
-
核心釋義
該詞通過誇張的意象(用臀部代替車馬)表達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遨遊狀态,常用于文學作品中營造超脫現實的意境。
-
出處與用例
出自宋代蘇轼的《和桃花源詩》:“臂雞有時鳴,尻駕無可稅。”此句以“尻駕”呼應桃花源傳說中的隱逸與逍遙,暗含對現實束縛的疏離感。
-
關聯詞彙
與“尻輪神馬”意義相近,後者同樣以身體部位(尻為車輪,精神為馬)比喻神遊物外的狀态,兩者均體現道家思想中的超然境界。
-
現代使用
“尻駕”屬生僻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學賞析中。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解讀。
如需進一步了解蘇轼原詩的背景或“尻輪神馬”的具體含義,可參考權威古籍注本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悖暴殡服缽囊碴兒城衛初婚觸引丹葵蹈藉貂尾扇對合子多體船放二四飛災風藻分龍兵恭命勾提聒聒兒侯頭黃皮絸纜街頭影戲記裡鼓機伶鬼迹相拘緻硍朱科學教育影片刻忮零亂淩霜侯龍勺龍心埋設蠻貨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夢铳鄳阸腦筋潘子鬅首輕文赇納區劃認義勝衣虱多不癢舐犢之愛屎殼郎時阙收恤水滴石穿歲數俗流讨裁讨話條祈枉上五言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