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哺糜的意思、哺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哺糜的解釋

亦作“ 餔麋 ”。1.吃粥。《古詩源·東門行》:“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驚訛》:“風塵奔走,何似餔麋相守。”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景賢·書周孝子事》:“醫者以 史君 故,盡力診治,日或二三至,七日,熱稍退,漸能餔糜。”

(2).粥。 明 王世貞 《歌贈穆員外》:“手挽柴車出西郭,朝煮餔麋夕湯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哺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解析

"哺"指喂養(尤指以口喂食),"糜"指煮爛的米粥。二字組合後,"哺糜"本義指用米粥喂養嬰幼兒或病弱者的行為。該詞凝結了古代飲食照料方式,常見于描述撫育幼童或照料病患的場景,如《禮記·内則》載"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其中哺乳期的喂養常包含糜粥類食物。

二、引申義與文化象征

在文學語境中,"哺糜"常被賦予更深層的文化寓意:

  1. 養育之恩:象征父母含辛茹苦的撫育,如漢代王充《論衡》"咽哺糜以養幼"暗喻養育艱辛
  2. 民生疾苦:杜甫詩句"幼子饑已卒"的背景下,"哺糜"成為生存困境的意象符號
  3. 醫療食補:傳統中醫視糜粥為病後調養載體,《本草綱目》載粥方"利膈益胃"印證其療養功能

三、曆史語用特征

該詞多見于兩漢至唐宋文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哺""糜"詞條釋義
  2.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商務印書館,1992)第四章輔食演變
  3. 《全唐詩語詞通釋》(中華書局,2001)飲食類詞彙考釋
  4.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嘉慶刻本)"哺"字訓诂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哺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動詞用法(吃粥)
    指食用稀粥,常見于古詩文。例如《古詩源·東門行》中“賤妾與君共餔糜”,意為夫妻共食粥,表達清貧相守的生活狀态。

  2. 名詞用法(粥)
    也可直接指代粥類食物。明代王世貞的詩句“朝煮餔麋夕湯藥”中,“餔糜”即指煮粥。


二、引證與延伸


三、注意差異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喂養嬰兒或動物”,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其他詞彙混淆,建議以高權威性來源(如、5、6)的釋義為準。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古詩源》《金蓮記》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材柏裝笆筐寶攤表抒簿記側重柴水塵域炊沙成飯辭愆爨弄大題小作笛律隄繇笃嗜二八飯瓜蝜蝂杠頭格納隔搔狗續侯冠鸹鹿歸因于國爵蠱冶黃門北寺獄虎頭燕額監涖佳醖雞窗救暍伉音磊浪留存沒做理會處蒙雨弭櫂腦機鳥舉求祿人門三真經山岸聲鐘給赙適例市畝索飯鐵甲兵輪通移無邊無垠誣呵相帥成風閑練鹹淵鮮藻笑谑小運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