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暍的意思、救暍的詳細解釋
救暍的解釋
救護中暑的人。《淮南子·說林訓》:“病熱而強之餐,救暍而飲之寒……欲救之,反為惡。” 唐 杜甫 《七月三日戲呈元二十一曹長》詩:“前聖眘焚巫, 武王 親救暍。” 仇兆鳌 注:“《帝王世紀》: 武王 自 孟津 還,及於 周 ,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
詞語分解
- 救的解釋 救 ù 給予幫助使脫離危險或解脫困難:救濟。救命。救護。救國。救難(刵 )。救災。救藥。救正(補救匡正)。救死扶傷。救困扶危。 終止:濯以救熱。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暍的解釋 暍 ē 中暑:“夏,大旱,民多暍死。” 熱:“時屬炎暍,熱病有加。”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救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 拼音:jiù yē
- 含義:指救護中暑的人。其中“暍”本義為中暑,引申為受暴熱之症。
二、文獻引證
-
《淮南子·說林訓》
“病熱而強之餐,救暍而飲之寒……欲救之,反為惡。”
(意為:對發熱的人強行喂食,或給中暑者喝寒涼之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
杜甫《七月三日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前聖眘焚巫,武王親救暍。”
仇兆鳌注引《帝王世紀》記載周武王親自為中暑者扇風解暑的典故。
三、用法特點
- 語境: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已罕見。
- 引申義:強調對急症或困境的救助,隱含“方法需恰當”的辯證思想(如《淮南子》反例)。
四、綜合總結
“救暍”是典型的古漢語合成詞,通過具體行為(救護中暑者)反映古代醫療觀念與社會倫理。需注意,相關解釋均來自網絡古籍摘錄,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救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救助有暍症的人。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救」和「暍」,它們的筆畫分别是8畫和13畫。
「救」字來自古代漢語,表示拯救、挽救的意思。它是由「人」和「丘」兩個部首組成,表示一個人擡起另一個人的意象。在繁體寫法中,「救」字的形狀稍微有所變化。
「暍」字也是來自古漢語,表示中暑、身體熱病的意思。它由「日」和「火」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在炎熱的太陽下被烈火所烤熟的意象。在繁體寫法中,「暍」字的形狀也有所變化。
《救暍》一詞源于古代對疾病的治療和救助。在古時候,人們用中草藥、清涼物品等方法來治療中暑的症狀。這個詞語在古代醫學書籍中可以找到。
以下是《救暍》這個詞語的使用例句:
1. 醫生在炎熱的夏天裡親自去救暍患者。
2. 據說這種草藥有助于救暍。
與《救暍》相關的詞語有「救助」、「拯救」等,它們都表示幫助和保護他人的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放棄」、「無視」等,表示不關心或不做任何幫助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