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塵域的意思、塵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塵域的解釋

塵世,俗世。 宋 秦觀 《雨中花》詞:“皇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塵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山中露氣蕭爽,回念塵域,恍如夢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塵域是漢語複合詞,由“塵”(塵土、俗世)與“域”(疆域、範圍)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俗世、凡間,與超脫的仙境或佛家淨土相對。其釋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凡俗世界

    指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強調其充滿紛擾、欲望與局限的特性。

    例:《漢語大詞典》釋為“塵世、俗世”,如“超脫塵域”即指超越世俗牽絆。

  2. 佛教用語

    在佛經中喻指衆生輪回的娑婆世界,蘊含苦難與無常之意。

    例:唐代《法苑珠林》載“舍離塵域,志契道源”,指脫離凡塵追求佛法真谛。


二、引申與文化意象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第6冊第143頁。

  2. 《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編,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重印版。

  3. 《法苑珠林》(唐·道世)

    中華書局點校本,2003年。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佛學大辭典》及古典文獻用例,未引用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塵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塵世、俗世,即人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常與宗教或精神追求的“超脫之境”形成對比。字義上,“塵”指飛揚的灰土或佛教中的現實世界,“域”表示疆界或範圍,組合後強調世俗的界限。

  2. 起源與文化背景
    該詞源于佛教文化,用于表達對世俗紛擾的反思,後逐漸融入文學創作。例如宋代秦觀《雨中花》中“何苦自淹塵域”,以及元代劉祁《歸潛志》中“回念塵域,恍如夢間”,均借“塵域”抒發對俗世的疏離感。

  3. 使用場景

    • 文學表達:常見于詩詞、散文,如“山中露氣蕭爽,回念塵域”通過對比自然與世俗,傳遞超脫意境。
    • 日常語境:可形容對繁忙生活的感慨,如“厭倦塵域喧嚣,向往田園生活”。
  4. 情感色彩
    多含消極或批判意味,隱含對世俗功利、瑣碎的厭倦,或對清淨境界的追求。

總結來看,“塵域”既是宗教哲學概念,也是文學意象,通過強調現實世界的局限性,引導對精神自由的思考。

别人正在浏覽...

不介入産褥熱蹰踟春中村村勢勢丹餌單極發鞍方蓋轺放告發曙風起泉湧風聞工人周刊勾取憾轲黃門鼓吹桓文活森沙加納江客赍米鯨吸刊校烤餅扣邊筐簏寬廓跨世廉辨浏莅泸州迷闇末冬魔芋磨止木夯捺硬瓢勺驅鳄魚劬力饒辯三谏生孽十字庫收田鼓漱盂私說歲會天慈停寝委羸握符午潮無虧遐界纖碎獻藝下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