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藻的意思、鮮藻的詳細解釋
鮮藻的解釋
(1).指水藻。 晉 陸機 《從軍行》:“夏條集鮮藻,寒冰結衝波。”
(2).華麗的裝飾。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故惑目者必逸容鮮藻也,惑耳者必妍音淫聲也。”
詞語分解
- 鮮的解釋 鮮 (鮮) ā 新的,不陳的,不幹枯的:鮮果。鮮花。鮮嫩。新鮮。 滋味美好:鮮美。鮮甜。這湯真鮮。 有光彩的:鮮明。鮮亮。鮮豔。 味美的食物:嘗鮮。時鮮。 特指魚蝦等水産食物:海鮮。魚鮮。 〔鮮卑〕中
- 藻的解釋 藻 ǎ 隱花植物的一大類,無根、莖、葉等部分的區别,有葉綠素可以自己制造養料,種類很多,海水和淡水裡都有,極少數可生活在陸地的陰濕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類植物。 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
網絡擴展解釋
“鮮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綜合解讀,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與注音:xiān zǎo(ㄒㄧㄢ ㄗㄠˇ)
- 詞性:名詞
- 核心含義:
- 指水藻:如晉代陸機《從軍行》中的“夏條集鮮藻”,描述水草豐茂的景象。
- 指華麗的裝飾:如葛洪《抱樸子·酒誡》提到“逸容鮮藻”,比喻外表的華美修飾。
二、詳細解釋與引申義
- 自然意象:
本義為新鮮的水藻,常見于描繪自然景色的詩句中,如“夏條集鮮藻”展現夏季植物的生機。
- 文學引申:
在《詩經》中,“鮮藻”被引申為形容文章或詩詞的清新意境,如“鴻雁飛過新鮮水草地”的意象。
- 裝飾意義:
亦可指代華麗的裝飾,多用于批評浮華之風,如葛洪以“鮮藻”諷喻沉迷表象的世俗。
三、使用場景
- 文學評價:用于稱贊詩文風格清新生動,如“這篇散文如鮮藻般靈動”。
- 藝術批評:形容作品外在華麗但内涵空洞時,可結合引申義使用,如“畫作雖鮮藻卻無神韻”。
四、補充說明
- 詞源考據:最早見于《詩經》,後經晉代文人擴展含義。
- 現代用法:當代多用于文學賞析或古風創作,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探究文獻出處,可參考《抱樸子》《從軍行》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鮮藻的意思
《鮮藻》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鮮和藻。鮮指的是新鮮、嫩的意思,藻指的是水生植物。因此,鮮藻指的是新鮮的水生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鮮是由部首魚和豐組成,組字結構為魚(魚) + 豐(豐),魚部在左邊,豐部在右邊。藻是由部首艸和曹組成,組字結構為艸(艹) + 曹(曺),艸部在上面,曹部在下面。
在筆畫方面,鮮有9畫,藻有14畫。
來源
《鮮藻》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獻《詩經·小雅》中的《魯頌·魯兒頌》:“三秀既翔,鮮藻攸茂。”在這裡,鮮藻被用來形容大地上嶄新、繁茂的水生植物。
繁體
鮮藻的繁體字為「鮮藻」。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代字書的記載,鮮藻古代的寫法有些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鮮字的寫法為「鮮」,由魚(魚)和山組成,表示一種飛魚翺翔于山林之間的意思;藻字的寫法為「藻」,由艸(艹)和曹組成,表示水中的水草、水中的美麗景物。
例句
以下是一些關于鮮藻的例句:
- 湖泊中的鮮藻搖曳生姿。
- 鮮藻是水中的綠色風景。
- 他們在海邊采摘了一些鮮藻。
組詞
與鮮藻相關的一些詞語有:
- 鮮花:新鮮的花朵。
- 藻類:廣義上指水生或濕生植物,特指海藻。
- 藻飾:用水生植物的形象為裝飾物,例如藻井。
近義詞
與鮮藻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鮮綠:嫩綠、新鮮的綠色。
- 新鮮:剛取得,不久前發生或産生。
- 水生植物: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反義詞
與鮮藻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 枯藤:指幹燥、沒有活力的藤蔓。
- 枯萎:花卉或植物失去鮮活、枯黃。
- 灰敗:植物形态萎縮、顔色黯淡無光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