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牽羊的意思、牽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牽羊的解釋

《史記·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 武王 及釋 微子 ,復其位如故。”後以“牽羊”、“牽羊肉袒”、“牽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為降服的典故。《資治通鑒·後唐莊宗同光三年》:“ 蜀主 白衣、銜璧、牽羊,草繩縈首,百官衰絰、徒跣、輿櫬,號哭俟命。” 清 吳偉業 《讀史雜感》詩之八:“已設牽羊禮,難為刑馬心。” 李一 《荊宜施鶴光複記》:“與其作牽羊肉袒之斷頭将軍,何如以敗卒殘兵而背城一戰。”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盡 順天城 之中,無不牽羊把茅,甘為貳臣者。若其不事異姓,躬自引決,縉紳之士,殆無一人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牽羊,漢語複合詞,本義指牽引羊隻的行為,引申為古代禮儀或文化符號。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1. 基本行為指代 字面指牽動羊隻的動作,常見于畜牧場景。《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将“牽羊”歸類為動賓結構短語,表示對牲畜的直接控制行為。

  2. 曆史典故特指 特指春秋時期戰敗國投降禮儀。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楚國圍鄭,鄭伯“肉袒牽羊”以示臣服,後演變為“牽羊禮”,成為中國古代表示屈服的典型儀式。《中國禮儀大辭典》指出該禮儀包含“去衣露體、執繩牽牲”的象征程式。

  3. 文化象征隱喻 在民俗中象征吉祥或財富。如《周易》以“牽羊”喻指順勢而為的處世哲學,《史記·楚世家》中“牽羊把茅”典故隱喻卑微姿态。民間婚俗中亦有男方牽羊贈禮的舊俗,取“吉祥三陽”諧音寓意。

文獻溯源可見,《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9卷第287頁、《中國禮儀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均收錄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牽羊”一詞源于古代曆史典故,其核心含義為表示降服或投降的象征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出處與典故
    源自《史記·宋微子世家》:商朝滅亡後,微子(商纣王之兄)為向周武王表示歸順,袒露上身、反綁雙手,左手牽羊,右手持茅草,跪行至軍門前請罪。這一行為被後世視為臣服的典型象征。

  2. 曆史應用
    後常用于描述戰敗者投降的儀式。例如《資治通鑒》記載,後唐時期蜀國君主投降時,曾“白衣牽羊”以示臣服。

  3. 象征意義
    羊在古代被視為溫順的動物,牽羊行為暗含“主動歸順”“放棄抵抗”之意,兼具自我貶低以表誠意的内涵。

  4. 相關衍生詞

    • 牽羊肉袒:袒露上身牽羊,強化屈從姿态。
    • 牽羊把茅:結合持茅草(祭祀用品),體現獻祭式投降。

此詞多用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現代已不具實際行為含義,僅保留文化典故價值。若需具體文獻例證,可參考《史記》《資治通鑒》等原文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暗洞洞黯然魂銷白衣相本貫迸瀉編貝不受歡迎的人蒼辂創刊詞憷頭辭無所假打電話當機立斷敦慰俄而坊市胏石分族滾催行當鶴江歡聲扈解虎彜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講貫檢扣借訪結正金龍案金石交幾頭酒擊櫂捐免居喪口傳蓮炬漓呼林樾梨窩麥秋媽媽妙賞腦殻賠釋仍雲睿慈傷克設警深念手示梭子天高地下抟香弄粉頽習鼍吼未了公案痿易無機笑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