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胏石的意思、胏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胏石的解釋

同“ 肺石 ”。《後漢書·寇榮傳》:“臣思入國門,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三:“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 清 陳鵬年 《江幹》詩:“迢遙胏石呼難徹,寂寞丹心淚已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胏石"是一個極其生僻的詞彙組合,在現代漢語詞典及常用古籍中均未見直接收錄。其含義需拆解單字并結合古籍用法推測:

  1. 字源與核心釋義

    • 胏 (zǐ / fèi): 本義指帶骨的幹肉或殘餘食物。《說文解字》釋為“食所遺也。從肉,聲。《易》曰:‘噬乾胏。’”。在《周易·噬嗑》九四爻辭“噬乾胏”中,指帶骨的幹肉,象征咀嚼困難之物。
    • 石 (shí): 指岩石、石頭。《說文解字》:“山石也。在廠之下;口,象形。”
  2. “胏石”的推測含義 将“胏”與“石”組合,“胏石”可能指:

    • 形态類比: 形狀或質地類似帶骨幹肉的石頭,形容其粗糙、多棱角、不易處理。
    • 引申象征: 如同“噬乾胏”比喻處理艱難之事,“胏石”或可象征極其頑固、難以攻克或消化的障礙,其堅硬程度遠超一般的“幹肉”(胏),近乎頑石。此用法極罕見,未見古籍直接例證。
  3. 古籍中的“胏”與相關用法

    • 《周易·噬嗑》九四: “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王弼注:“胏,齧也。… 乾胏,堅也。” 孔穎達疏:“‘乾胏’是堅剛之肉也。” 此為本字核心用例。
    • 《漢書·叙傳上》: “(班固《幽通賦》)‘畔回穴其若茲兮,北叟頗識其倚伏。’” 顔師古注引曹大家曰:“… 胏,骨也。… 言人當如圭玉然,靡有瑕病,終始潔清,胏石雖至難理,猶當得其精實也。” 此處“胏石”連用,顔師古引曹大家(班昭)注,意指“骨和石頭”,比喻極其堅硬、難以理清或處理的事物。這是“胏石”最接近的文獻出處,但屬引文注釋中的解釋性組合,非獨立詞彙。

結論: “胏石”并非規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理解為:

主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 (線上查閱: 哈佛燕京學社《說文解字》綜合檢索系統 - 允許按部首、拼音等檢索“肉”部“胏”字及“石”字)
  2. 《周易·噬嗑》 (線上查閱: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周易》 - 提供原文及重要注疏)
  3. 《漢書·叙傳上》 (線上查閱: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漢書》 - 提供原文及顔師古注)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胏石”一詞,目前可查的權威文獻和詞典中均未收錄該詞條,可能為生僻詞或存在書寫誤差。根據搜索結果中形近詞的關聯信息,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一、若為“礜石”(yù shí)

  1. 基本屬性
    礜石是一種硫化物類礦物(毒砂),化學成分為砷硫化鐵(含砷46%、鐵34.3%、硫19.7%),具有金屬光澤和蒜臭味,有毒。

  2. 功能與用途

    • 藥用:傳統中醫用于治療寒濕痹痛、痼冷腹痛等症,但需嚴格控制劑量(内服0.3-0.9g),過量易中毒。
    • 外敷:可蝕惡肉、治惡瘡癬疾,需研末調敷。
  3. 注意事項
    因含砷毒性強,内服需謹慎,不可久服。


二、若為“厎石”(dǐ shí)

此為古漢語詞彙,通“砥石”,指磨刀石,引申為磨練、砥柱之意。


建議

請确認具體用字是否為“礜石”或“厎石”。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他礦石相關詞彙(如榍石、矸石),可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郎班彩保命閟宮補鼇酲夢創痕戳活兒地方部隊定場白谛審都魁兌獎蜚螭鳳求凰風入松赴官臯澤公才關見國際航空聯合會鼓子荷蒙恍然大悟見死不救甲蔬家主公節葺傑作掬蹙遽驿寇劇哙哙狂鞭戀戰芒硝耄學蒙吏俛卬泯蕩穆穆純純排辟迫遣潛竊陽剽七賢過關圖屈突閃光善權售謗手足異處述附送茶訟争泰蔟特恩童阜望風捕影違盟閑清現世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