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滾催的意思、滾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滾催的解釋

謂按限定時日依次催納錢糧。《清會典事例·戶部·催科》:“﹝ 康熙 ﹞三十九年題準:徵糧設立滾單,於納戶名下,註明田畝若幹,該銀米若幹,春應完若幹,秋應完若幹。分作十限,每限應完若幹,給發甲内首名,挨次滾催,令民遵照部例。”參見“ 滾單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滾催”屬于漢語中較為生僻的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反複催促”或“連續不斷地催讨”。根據《漢語大詞典》對“滾”字的釋義,“滾”含有滾動、連續動作的意味,引申為動作的持續性;而“催”指通過語言或行動促使對方加快進度。組合後多用于形容對欠款、任務等事項進行高頻次、遞進式的督促行為,常見于明清小說及近代經濟文書中。

例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部》記載:“滾催之法,須執硃票嚴限”,此處特指官府對賦稅的階梯式追繳手段。現代語境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民間借貸、項目管理等領域仍保留着“分層級加強催辦力度”的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強度與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滾催”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與古代錢糧征收制度相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按限定時日依次催納錢糧,是清代稅收管理中的一種制度。通過“滾單”将納稅戶的田畝、應繳銀米數額分期限标注,依次傳遞催繳,确保按時完成征收。

二、曆史背景與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清會典事例·戶部·催科》:

康熙三十九年規定:征收錢糧時設立滾單,注明每戶田畝數、應繳銀米數額,分春、秋兩季各十限(十期),每期繳納固定額度,由甲内首名(負責人)依次傳遞催繳。

三、其他延伸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滾催”可引申為形容急迫、催促的狀态,例如形容工作或生活節奏緊張。但此用法多見于網絡解釋,權威曆史文獻中未體現該含義。

四、相關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代稅收制度,可參考《清會典事例》等史料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衲衣貝塔射線餔醊裁省嘈唼嘲譏朝霜稱戈觸手錯守鼎富恩威并重二水貨二姓藩篆感深肺腑甘妖公移官賈規謨國共果仁兒孤星皓侈怙寵觳力嚼口交縷讦告積非卷銋拘罷科斂亮通通連朝寥寥靈雞臨紙論評落葉樹魯陽麾戈綿濛嶭嶭骐骥一毛沁漉窮兇極悖劬録肉墩墩三鼓沙彌山長水遠詩賦刷煉術業體魄王公位勢暐暐鹹解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