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ers] 歡心地發出呼聲
喜樂之聲;歡呼之聲。《三國志·蜀志·黃忠傳》:“金鼓振天,歡聲動谷。” 宋 曾鞏 《送程公辟使江西》詩:“遙知素譽在民口,已有歡聲騰裡社。”《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一時主客幾個,眼界裡無比樂境,耳輪中都是歡聲。” 楊朔 《永定河紀行》:“水花飛上 ********* ……一面好像發出歡聲說:‘ 永定河 的水已經來到首都了!’”
“歡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歡聲”由“歡”(喜慶、快樂)和“聲”(聲音)組成,指喜慶或歡樂時發出的聲音,如歡呼、笑聲、掌聲等。拼音為huān shēng,英文可譯為“cheers”。
二、詳細釋義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四、相關詞彙
五、擴展說明
該詞在古代文獻和現代語境中均保持一緻性,既可用于書面表達,也可用于口語描述活躍、喜慶的氛圍。
《歡聲》是指愉快、歡樂的聲音。它可以是人們笑聲、歌聲、喝彩聲等傳遞出的歡樂的聲音。
《歡聲》的部首是【口】,總共有11個筆畫。
《歡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人們在慶祝節日或歡樂的時刻,會發出快樂的聲音。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将《歡聲》這個詞用來指代愉快的聲音。
繁體字中《歡聲》的寫法繁瑣多變,是「歡聲」。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不同于現代。 《歡聲》的古代寫法是「懽聲」,字形上稍有差異,但意義相同。
1. 歡聲笑語充斥着整個聚會場地。
2.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拆開禮物,發出陣陣歡聲。
3. 歡聲雷動,他們向冠軍隊伍鼓掌慶祝。
1. 歡聲笑語
2. 歡聲雷動
3. 歡聲鼓舞
4. 歡聲笑顔
1. 快樂聲音
2. 歡樂之聲
3. 歡呼聲
4. 喜慶聲
1. 悲哀之音
2. 哀樂相間
3. 哭聲
4. 慘叫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