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嗛然的意思、嗛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嗛然的解釋

不滿足貌。 宋 李綱 《戒食》:“﹝盜﹞其始入於吾之室也,自謂得志,慨然負匱、絜篋、擔囊而趨,不幸而警,所得不足以克其欲,則嗛然有不滿之意。” 清 張履 《<靜觀齋詩初集>自序》:“每一詩成,即以質諸家 鐵父 先生,先生時和之……已而自眎其詩,顧復嗛然。”

自得的樣子。《荀子·非十二子》:“正其衣冠,齊其顔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 子夏氏 之賤儒也。” 楊倞 注:“嗛與慊同,快也,謂自得之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嗛然為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詞素分解與文獻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詞素本義溯源 "嗛"字《說文解字》訓作"口有所銜也",本義指口中含物。《漢語大詞典》載其引申義項三:①通"謙",表謙虛;②通"歉",表不足;③通"慊",表滿足。"然"為形容詞詞尾,表狀态。

二、雙重釋義體系

  1. 銜物狀:取"嗛"之本義,《莊子·外物》"嗛然而笑"句,成玄英疏解作"口含物而笑貌",此解見于中華書局《莊子校注》。
  2. 心不足貌:據《漢語大字典》通假說,當"嗛"通"歉"時,表"心覺不足",如王夫之《讀通鑒論》"嗛然若有所失"即此義。

三、文獻應用分野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明清典籍,現代漢語已罕用。使用需結合語境判别具體含義,如《漢書·郊祀志》"嗛然如持薄蝕"取物理狀态,而宋儒語錄"嗛然自省"則取心理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嗛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根據權威資料,“嗛然”意為不滿足的樣子,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現出欠缺、未達預期的狀态。例如:“他嗛然離去,似有未盡之言。”

字形與讀音

注意事項

  1. 避免混淆:需與“薾然”(疲憊虛弱貌,讀ěr rán)、“怃然”(怅然失意或驚愕貌,讀wǔ rán)等形近詞區分。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口語中較少出現。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寶貝疙瘩保長本親表鍊産的昌延镵天稱心忱恂催稅單耗帝學凡材發現風快鳳頭钗封隩副神經凫舄膏唇岐舌高次方程妫汭恒碣恚怨昏耄胡支對牋書浄侶迳廷救恤俊爽康平老厭物隆崒眉黛命氏靡衣偷食牧長弄松偏欹漂冰俜停強中自有強中手前無古人祈死全渾泉脈染家散振韶美社稿甚生時舞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説好説歹闛鞈鐵鍁童言無忌詳閲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