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伏流的泉水。類似人體脈絡,故稱。 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詩:“察壤見泉脈,覘星視農正。” 唐 王維 《春中田園作》詩:“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宋 梅堯臣 《汝州後池聽水》詩:“春水泉脈動,分巖臨澗源。” 清 魏源 《太行諸谷》詩之四:“土潤泉脈肥,木落峯容瘦。”
“泉脈”一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字面含義 指地下伏流的泉水系統,因其分布形态類似人體脈絡而得名。例如:
二、比喻含義 出自《莊子·秋水》“泉脈不盡,本末不殚”,比喻事物的根本源頭與持續發展。例如:
文學與哲學關聯 該詞在《靈樞·邪客》中與“衛氣”對應,體現天人合一思想。宋代梅堯臣“春水泉脈動”等詩句,既寫實景又暗含生機哲理。
可通過查字典(來源1/2/4)或古詩文(來源5/7/9)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
《泉脈》是一個漢字組合,表示泉水的源頭和流動。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泉水的噴湧和流動,同時也可以比喻事物的根源和流傳。
《泉脈》的拆分部首是氵(三點水)和月(肉或丷),表示與水相關的事物。它總共由12劃組成,其中氵部4劃,月部8劃。
《泉脈》是一個現代漢字組合,沒有特定的來源故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常常會有一些變化。雖然沒有具體的古時《泉脈》的寫法信息,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經曆了一些演變和變化。
1. 這個小溪是整個村莊的《泉脈》,為村民們提供了清澈的飲用水。
2. 這部小說是探索人類智慧和文化的《泉脈》,值得一讀。
1. 泉水:指由地下或山脈流出的水。
2. 溪脈:指山谷裡的小溪流動。
3. 脈絡:比喻事物的内在聯繫和發展。
1. 泉源:指泉水的發源地。
2. 起源:指事物的起始和源頭。
3. 根源:指事物的本質和根本。
1. 潮汐:指海洋的漲落和潮水的周期變化。
2. 斷流:指河流或溪流的水量減少或中斷。
3. 止脈:指生物停止心跳,失去生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