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唇岐舌的意思、膏唇岐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唇岐舌的解釋

猶言膏唇拭舌。岐舌,謂舌頭上耍花招,說話反複無常。 清 錢謙益 《複李叔則書》:“生平迂愚,恥以文字媚人,況敢膏唇岐舌,以誑知己。”參見“ 膏脣拭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膏唇岐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用油膏塗抹嘴唇、使舌分叉,比喻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讒言行為。該成語由兩個動賓結構複合而成,屬古代漢語中"喻體前置"的修辭現象。

從語素構成分析:"膏"作動詞指塗抹油脂,"岐舌"出自《山海經》"岐舌國其人舌皆岐",本指舌頭分叉的異相,此處引申為言語詭變。二字組合形成"通過修飾外表來扭曲本質"的隱喻,反映古代對語言暴力的批判。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成語多用于形容奸佞小人的诽謗行為,與"巧言令色""鼓唇搖舌"等成語構成近義關系。明代宋濂《燕書》中"膏唇岐舌,自以為敏"的用例,生動展現了其指涉的言語失德現象。

在語義演變過程中,該成語經曆了從具體生理特征到抽象道德評判的轉化。《說文解字注》指出"岐"通"歧",暗含偏離正道的貶義色彩。清代考據學家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曾以音韻學方法考證其與"鼓舌"等詞的語義關聯。

現代漢語使用中,該成語常見于曆史題材作品或時評文章,用以批判混淆視聽的言論。例如《人民日報》某評論曾引"警惕膏唇岐舌之輩",借古喻今批評網絡謠言現象。其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多用于書面語體。

網絡擴展解釋

“膏唇岐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分析: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形容人用花言巧語欺騙或迷惑他人,常指說話反複無常、耍弄口舌技巧。其中“膏唇”原指用油脂塗抹嘴唇(使說話流暢),“岐舌”則比喻舌頭分叉(暗指言語多變)。

  2. 出處與用法
    源自清代錢謙益《複李叔則書》:“生平迂愚,恥以文字媚人,況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現代多用于貶義語境,批評虛僞狡辯的言辭行為。

  3. 注意語義差異
    部分解釋(如)提到“形容能言善辯”,但結合清代原始語境及多數權威詞典釋義,該詞更強調言語的欺騙性與不誠實,而非單純褒義的口才能力。

  4. 近義辨析
    類似成語有“巧舌如簧”“油嘴滑舌”,但“膏唇岐舌”更突出反複無常的特點,常見于文學批評或對虛僞交際的諷刺。

提示:使用該成語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褒義場景。其繁體寫法為“膏脣岐舌”,拼音為gào chún qí shé(部分來源标注為gāo,但清代原注音更傾向gào)。

别人正在浏覽...

百廢具舉拔取碑本餐風沐雨澄靖呆怔德業雕龍畫鳳丁零返魂肥茂覆局改而更張國器豪肆侯頭滑竿僭視曒絜椒馨焦嶢結局金鐄酒駕客寝诳稱徕祗愣頭磕腦理化磷火流浪滿滿流流民爵末胄目瞪心駭南口拟合朋甲锵如欽録起圈绮贍勸勉人家日窟擩祭上尉的女兒稍長膽壯拾集詩流事齊事楚誓省世胙受籙鹔霜偷聲細氣威明緼奧吳根越角享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