捊取的意思、捊取的詳細解釋
捊取的解釋
引聚;聚斂。《詩·大雅·緜》“捄之陾陾” 鄭玄 箋“捄,捊也” 唐 孔穎達 疏:“《説文》雲:‘捊,引取也。’故以捄為捊,言捊取壤土,盛之以虆。” 章炳麟 《訄書·不加賦難》:“及以釐金捊取,以昭信票乞貸,豈不曰吾以事國家,非少府私之也。”
詞語分解
- 捊的解釋 捊 ó 聚集:“蝼蟻捊于大樹。” 捊 ō 用手捧。 捊 ū 擊。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取的解釋 取 ǔ 拿:索取。取書。取款。竊取。 選擇:選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樣。 采用:采取。聽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緻:獲取。取經。取償。取悅。 消去:取消。取締。 與予去存棄舍送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捊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詳細記載,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與讀音
- 拼音:póu qǔ
- 釋義:指“聚集”或“引取”,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收集、聚攏的動作,如“捊取壤土”(《詩經》注)或“蝼蟻捊于大樹”(《說文解字》)。
2.文獻來源與用例
- 古代典籍:
- 《說文解字》中解釋“捊”為“引取”,指用手或工具将物體聚攏。
- 《禮運》提到“捊治”一詞,意為整理田地,引申為耕耘的勞作方式。
- 章炳麟在《訄書》中用“捊取”描述稅收行為,強調其聚斂屬性。
3.相關詞區分
- 與“掊取”的區别:
“掊取”(póu qǔ)多含貶義,指搜刮、強行索取(如“掊取民財”),而“捊取”更偏中性,強調單純的聚集行為。
- 與“裒取”的關聯:
“裒取”也有聚斂之意,但更側重輯錄整理(如輯集文獻),部分文獻中可能與“捊取”混用,但字形不同。
4.多音字拓展
- 捊字另有兩種讀音:
- pōu:指“用手捧”(動作更具體)。
- fū:意為“擊打”(較少見)。
“捊取”主要用于描述聚集或引取的動作,其語義與具體語境相關。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禮運》等古籍,或結合現代文獻中的用例對比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捊取的意思
捊取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拿取、奪取、取得等動作。表示努力奪取、積極争取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捊取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并且由11畫組成。
來源
捊取源自《說文解字》,在其字義解釋中出現。雖然這個詞用作漢語成語并不常見,但在一些古代文學作品中仍可見到。
繁體
捊取的繁體字為「捊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捊取也有其他的寫法,如「捂取」。這些寫法在不同的文獻和曆史資料中有所記錄。
例句
1. 他們捊取了最後一分勝利,為我們的團隊赢得了榮譽。
2. 我們要捊取成功,努力奮鬥。
組詞
捊取能夠組成其他詞語,如:捊發(捋理頭發)、捊剝(剝取)、捊心(捉住心思)。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拿取、奪取、取得。
反義詞
反義詞為:放棄、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