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雲的意思、尚小雲的詳細解釋
尚小雲的解釋
(1902-1976)京劇演員。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宮人。幼入北京三樂科班學藝。初習武生,後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馬旦戲。唱腔以剛勁見長,世稱“尚派”。代表作有《二進宮》、《梁紅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創辦榮春社科班。曾任陝西省京劇院院長。
詞語分解
- 尚的解釋 尚 à 還(俰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 尊崇,注重:尚武。尚賢(.崇尚賢人;.《墨子》篇名,内容闡述墨子的一種政治主張)。 社會上共同遵從的風俗、習慣等:風尚。時尚。 矜誇,自負:自尚其功。
專業解析
尚小雲(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在漢語詞典及戲曲專業辭典中,通常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解釋:
-
本義(作為專有名詞):
- 指代一位具體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其姓名“尚”為姓氏,“小雲”為名或藝名。這個名字本身不具有普通漢語詞彙的通用含義,而是特指這位曆史人物。作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與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并稱),他的名字在中國戲曲史和文化語境中具有高度辨識度和特定指向性。
-
引申義(藝術地位與流派):
- 引申指代以其姓氏命名的京劇藝術流派——“尚派”。當在戲曲語境中提到“尚小雲”時,常意指其獨特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及其所開創的藝術體系。尚派藝術以剛健挺拔、文武兼備、歌舞并重、表演熾烈奔放見長,尤其擅長塑造巾帼英雄、俠女烈婦等剛烈女性形象。
-
文化義(曆史貢獻與影響):
- 代表了中國京劇旦角藝術的一個高峰和重要分支。其名字承載着豐富的戲曲文化内涵,象征着京劇藝術在特定曆史時期(民國至新中國初期)的輝煌成就和創新發展。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也是一位戲曲教育家(創辦“榮春社”科班培養人才),對京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戲曲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該權威工具書設有“尚小雲”及“尚派”條目,詳細記載其生平、藝術特色、代表劇目及曆史地位。
- 《京劇知識詞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同樣包含“尚小雲”詞條,對其藝術生涯、表演特點和在京劇史上的定位有專業闡述。
-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作為國家級權威百科全書,其相關條目對尚小雲的曆史貢獻和藝術價值有全面、客觀的評價。
- 《中國京劇史》 (中國戲劇出版社):各類版本的京劇史專著中,均有專門章節論述尚小雲的藝術成就、流派形成及其對京劇發展的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尚小雲”一詞包含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作為京劇藝術大師的姓名
尚小雲(1900-1976)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派藝術創始人。其生平與成就如下:
- 早年經曆:原名尚德泉,河北南宮人,7歲喪父後入“三樂社”學藝,初習武生後改旦角。1914年以“第一童伶”嶄露頭角。
- 藝術特色:以高亢剛勁的唱腔(“鐵嗓鋼喉”)和文武并重的表演著稱,代表劇目包括《昭君出塞》《摩登伽女》等。他首創将異國元素融入京劇,并革新程式動作(如“趟馬圓場”),形成“尚派”藝術風格。
- 社會影響:1927年與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并稱“四大名旦”。晚年任陝西省京劇院院長,培養弟子百餘人,但因藝術難度高,尚派傳承相對較少。
二、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
根據部分詞典解釋,“尚小雲”被定義為形容詞性成語:
- 基本含義:形容年輕人才能出衆(“尚”表尊崇,“小”指年輕,“雲”喻才華如雲般豐沛)。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對青年才俊的贊賞。例如:“這位青年科學家真可謂尚小雲。”
注意區分
需注意與同名現代人物(如邢台市襄都區委副書記尚小雲)區分,但此用法較少見。在主流語境中,“尚小雲”主要指京劇大師或成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暗黑邊帶波委不尴不尬不饑不寒補苗場囿産前朝幰車戶尺書催頭呆衷撒奸地方志返期發信公便貫鬥鬼臉城含羞草煌焜戶等魂不負體江都降緻焦盡劫婚劑料謹處京都八景京省酒瘋狙如科班出身殼子流淚流裡流氣密植暮年撓滑拏雲握霧畔盟匹遊喬勢輕俊青襫柔毅三頭對案士林肆赦太史氏傥恍歎美僞軍缃核桃先知先覺骁氣肖物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