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秣馬的意思、秣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秣馬的解釋

飼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秣馬蓐食。”《國語·吳語》:“ 吳王 昏乃戒,令秣馬食士。”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 尚 使人慰勞曰:‘蠻人多寳,足富數世,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馬蓐食,徑赴城屯。’” 唐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洗兵魚海雲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 宋 黃庭堅 《送伯氏入都》詩:“王侯不可謁,秣馬興言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秣馬”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秣馬”指飼馬,即喂飽馬匹。其中“秣”讀作mò(注意不讀“mò”以外的音),本義為喂養牲口的飼料,後引申為喂養動作。


二、詞源與古籍用例

  1. 軍事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秣馬蓐食”,描述戰前喂馬備糧的場景。
    唐代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中“秣馬龍堆月照營”,亦展現軍隊備戰狀态。

  2. 古籍中的精确用法
    《康熙字典》明确區分:“飼馬曰秣,飼牛曰飼,飼犬曰餧”,體現古代對喂養動作的細緻分類。


三、相關成語

“秣馬”常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形成固定表達:


四、近義與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成語典故,可參考《左傳》《國語》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秣馬

《秣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禾”、“馬”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禾”是表示禾類作物的部首,而“馬”則是表示動物的部首。

根據筆畫的計數,這個詞語一共有8個筆畫。具體拆分為:“禾”部為4畫,“馬”部為4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詩經·小雅·秣馬》。在古代,“秣馬”指的是給馬匹喂食,即給馬駒提供稻、麥或禾類作物的飼料。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語的寫法是「秣馬」。

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主要在字形上有所區别。

以下是一個關于《秣馬》使用的例句:

1. 他每天早晨都要起來為馬匹秣馬。

2. 農民們正在田間給馬匹秣馬喂食。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一些與《秣馬》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秣飼馬廄飼料

2. 近義詞:無。

3.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