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錢的意思、東錢的詳細解釋
東錢的解釋
南朝 梁 時私鑄鐵錢的一種。 梁 普通 中鑄鐵錢以代銅錢。鐵賤易得,私鑄日增。 大同 以後,鐵錢充斥,物價高漲,交易不複計錢數而以貫論。商賈因之以求利。自 破嶺 以東,八十為百,名曰東錢; 江州 、 郢州 已上,七十為百,名曰西錢;京師以九十為百,名曰長錢。參閱《隋書·食貨志》。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錢的解釋 錢 (錢) á 貨币:銅錢。金錢。銀錢。錢票。錢币。錢財。錢莊。錢糧。 費用:車錢。買書的錢。 財物:有錢有勢。 圓形像錢的東西:榆錢。荷錢。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一兩的十分之一。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東錢”是南朝梁時期出現的一種區域性貨币折算形式,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背景
東錢屬于南朝梁(502-557年)私鑄鐵錢的産物。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年),因銅資源匮乏,朝廷推行鐵錢替代銅錢。但由于鐵價低廉且易獲取,民間私鑄現象激增,導緻大同年間(535-546年)鐵錢泛濫、物價飛漲,交易時不再逐枚計數,改為按“貫”為結算單位。
二、地域性差異
不同地區對鐵錢的折算比例存在顯著差異:
- 東錢:破嶺(今浙江紹興一帶)以東地區,80文鐵錢折算為100文使用;
- 西錢:江州(今江西九江)、郢州(今湖北武昌)以西,70文折算為100文;
- 長錢:京師建康(今南京)周邊,90文折算為100文。
三、經濟影響
這種區域性折算法導緻市場混亂,商人趁機牟利,加劇了通貨膨脹。該現象被《隋書·食貨志》明确記載,成為研究南北朝貨币制度的重要案例。
如需完整史料,可查閱《隋書·食貨志》或、的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錢》這個詞的意思
東錢是指中國古代貨币系統中的一種銅錢,也稱作“東鈔”或“古币”。它是中國曆史上使用最廣泛的貨币之一,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文化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錢》一詞的部首是“钅”和“壬”,它的總筆畫為15個。
來源
《東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它最早被鑄造和使用于秦朝和漢朝時期,之後一直沿用到清朝。
繁體
《東錢》一詞在繁體中寫作「東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東錢》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具體來說,钅字的上部是一道橫線,下部是兩個豎線,壬字則是三個橫線。
例句
1. 他的收藏裡有許多古代的東錢。
2. 這個博物館展出了大量珍貴的東錢。
組詞
東南西北、錢財、錢包
近義詞
古币、古錢、古代貨币
反義詞
現錢、現代貨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