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缁的意思、披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缁的解釋

出家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五代 齊己 《夏日寓居寄友人》詩:“披緇影跡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閒。”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序:“慈母披緇,隔祇園於百裡。” 清 陳夢雷 《絕交書》:“不孝削髮披緇,杜門旬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用于表示出家為僧尼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文化背景

3.古籍用例

4.近義表達

5.現代使用

若需更多古籍例句或成語接龍,可參考、5、6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缁

《披缁》是一個中文詞彙,用來形容人的服裝顔色黑如墨,形容極其黑瘦、膚色黝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缁》的拆分部首是“⺮”和“糸”,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6畫和6畫。

來源

《披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一年》中,形容一個名叫楚鸢的人的容貌特征。後來逐漸被用來形容黑瘦的人或者黑色的衣物。

繁體

《披緇》是《披缁》的繁體字,兩者用法和意思都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披缁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例如,披缁的“缁”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縶”,而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是“緇”。

例句

1. 他那雙披缁的眼睛透露出歲月的滄桑。
2. 這位披缁青年一身的黑衣給人一種獨特的魅力。

組詞

1. 披着缁衣的人:形容人的服裝黑如墨。
2. 缁衣:黑色的衣服。

近義詞

1. 黝黑:形容皮膚或物體顔色黑而有光澤。
2. 黑瘦:形容人體形黑且瘦弱。

反義詞

1. 雄肌白:形容人膚色白皙。
2. 膚白:形容人膚色白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