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fterlife time]∶晚年;暮年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列子·湯問》
肯将衰朽惜殘年。——唐·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風燭殘年
(2) [the last days of the year]∶年終
殘年短景
(1).一生将盡的年月。多指人的晚年。《列子·湯問》:“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唐 韓愈 《左遷至蘭關示侄孫湘》詩:“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兄弟倆一同走到 華山 去,吃些野果和樹葉來送自己的殘年。”
(2).歲暮,一年将盡的時候。《二刻拍案驚奇》卷四:“看看殘年将盡, 紀老三 果然來買年貨。”《說唐》第六回:“且過了殘年,到二月中,天時和暖,送兄回去。”
“殘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基本釋義
表示人生接近終點的階段,常用于形容年老體衰的時期。例如“風燭殘年”一詞,比喻生命如風中燭火般脆弱。
文學意象
常與“衰朽”“餘力”等詞搭配,體現對生命流逝的感慨,如魯迅《采薇》中“吃些野果和樹葉來送自己的殘年”。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更多例句,可參考《列子·湯問》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等文獻。
殘年是指一個人在生命的末尾階段,即人生的晚年。這個階段通常是指已經度過了大半個人生,隻剩下有限的時間可供利用。由于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人們在殘年可能會感受到身體力行的衰退、精力不濟等現象。
殘年的拆分部首是歹部,同時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殘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常被用于描述人們的晚年生活。在繁體字中,殘年的寫法為「殘年」。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殘年的寫法可以有所變化,不同的書法家、文人可能有自己的書寫風格。然而,總體來說,這個詞的形狀和現代漢字寫法相似。
1. 他已步入殘年,但仍然充滿了熱情和激情。
2. 在人生的殘年裡,他追求着内心的平靜和滿足。
3. 殘年裡,她享受到了與家人相聚的樂趣,感恩生命的賜予。
組詞: 殘餘、殘留、年華、年齡、晚年
近義詞: 晚年、暮年、暮景
反義詞: 青春、少年、壯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