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館伴的意思、館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館伴的解釋

(1).古代陪同外族賓客人士的官員。 宋 文天祥 《<指南錄>自序》:“二月八日,諸使登舟,忽北虜遣館伴逼予同往。” 明 姚士粦 《見隻編》卷中:“ 倭 使 小西飛 來議封事時,以京營将佐 楊貴緑 為館伴。” 鄭振铎 《桂公塘》三:“派他們二個貴族的将官們,天天同 天祥 作館伴,和他上天下地的瞎聊天。”

(2).以館伴的身分陪伴。 宋 司馬光 《辭免館伴劄子》:“伏望聖慈矜察,於兩制中别選差才敏之人,館伴北使,貴無闕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國·兩使外國不賞》:“ 正統 乙丑進士 邊永 拜行人……會 哈密 入貢,又奉命館伴來使,送至 甘肅 而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館伴”是古代中國對外交接待中使用的特定稱謂,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負責陪同外族賓客的官員,主要職責包括接待、陪同及禮儀安排。其名稱雖為“伴”,但實際可能承擔監視或外交情報收集的任務。

二、曆史背景與職責

  1. 宋代外交制度
    宋代設專職館伴使、副使,負責外賓在驿館的起居、朝見、宴遊等事務(如高麗使臣接待)。
  2. 雙重職能
    表面為禮儀接待,實則可能監視外賓行動。例如南宋文天祥被元朝館伴“逼同往”的記載,體現了政治控制意圖。

三、典型例證

四、延伸辨析

需注意與“伴讀”“同窗”等詞區别:館伴特指涉外事務中的官方陪同角色,而非普通學習夥伴(的成語解釋屬誤用)。

可通過《宋史·職官志》《石林詩話》等古籍進一步了解其運作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館伴

《館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館”和“伴”。

部首和筆畫

“館”的部首是“香”,它是一個由四個筆畫構成的字;而“伴”的部首是“人”,它是一個由二十個筆畫構成的字。

來源

《館伴》這個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化,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圖書館中尋找知識和學習的夥伴。它代表着在館内學習的同學、朋友或夥伴。

繁體

《館伴》的繁體寫法為「館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館伴」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古文中的字體會有一些變化和演變,不過對于意義的表達并沒有太大影響。

例句

1. 我們一起去圖書館找個館伴,一起學習吧。

2. 在圖書館裡,我遇到了一個很好的館伴,我們相互學習。

組詞

館伴可以組成許多相關的詞語,如:圖書館、館友、館藏等。

近義詞

與館伴相近義的詞彙有:圖書館友、夥伴。

反義詞

與館伴相反義的詞彙有:獨自學習、孤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