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sit] 古代諸侯之間遣使互相通問叫聘,小規模的聘叫問,通稱聘問
(1).國與國或各個方面之間遣使訪問。 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先是諸将之外有權者,莫不拘劫妻子以為固;四方之來聘問者,莫不防礙出入以為密。”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二:“元勳宿将,老死久矣,後來将不知兵,兵不習戰,徒以聘問絡繹,恃以無恐。”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五:“ 明國 亦遣使通好,歲以珍币聘問。”
(2).謂男方向女方行聘定婚。古代六禮中有“問名”,故曰聘問。《剪燈新話·翠翠傳》:“但生自蓬蓽,安於貧賤久矣,若責其聘問之儀,婚娶之禮,終恐無從而緻。”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滿洲嫁娶禮儀》:“ 滿洲 世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問。”
“聘問”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分别涉及外交禮儀和婚姻制度。以下為詳細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了《禮記》等古籍記載及權威詞典釋義,确保解釋的準确性。
聘問是指邀請、詢問對方的意見或觀點,尤指邀請有專業知識或經驗的人士提供咨詢或建議的行為。
聘(拆分部首:耳、人)(筆畫:12畫)
問(拆分部首:口)(筆畫:6畫)
聘問一詞的來源于漢語,早期用法主要用于指才調出衆的人向某人請教尋求智慧或策略。後來,逐漸演化為表示請教、詢問的一般意義。
聘問
在古代,聘問的漢字寫作「詢問」,其中「詢」是指詢問,「問」是指問題。
1. 他聘問了許多專家,以尋求他的公司在市場推廣方面的意見。
2. 請你聘問一下律師,看看這個合同有沒有問題。
1. 聘請:指雇傭某人擔任職務、從事某項工作。
2. 征詢:詢問别人的意見或建議。
3. 詢問:向他人提出問題,以獲取信息或解答疑慮。
請教、咨詢、商談、咨詢
回答、告知、宣布、斷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