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问的意思、聘问的详细解释
聘问的解释
[visit] 古代诸侯之间遣使互相通问叫聘,小规模的聘叫问,通称聘问
详细解释
(1).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是诸将之外有权者,莫不拘劫妻子以为固;四方之来聘问者,莫不防碍出入以为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元勋宿将,老死久矣,后来将不知兵,兵不习战,徒以聘问络绎,恃以无恐。”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五:“ 明国 亦遣使通好,岁以珍币聘问。”
(2).谓男方向女方行聘定婚。古代六礼中有“问名”,故曰聘问。《剪灯新话·翠翠传》:“但生自蓬蓽,安於贫贱久矣,若责其聘问之仪,婚娶之礼,终恐无从而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 满洲 世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
词语分解
- 聘的解释 聘 ì 访问: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 请人担任职务:聘书。聘用。聘请。招聘。 定婚或女子出嫁: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 问的解释 问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专业解析
“聘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古代诸侯国之间的友好访问与通问修好
- 本义与核心含义: 指古代诸侯之间或天子与诸侯之间,派遣使者带着礼物相互访问、问候,以表达友好、联络感情、加强邦交的外交礼仪活动。这是周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朝聘”制度中的“聘”礼。
- 目的: 聘问的主要目的是维系邦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互通信息,巩固同盟,或解决争端。它体现了古代“亲邦善邻”的外交理念。
- 形式: 通常由一国君主派遣卿大夫级别的使者(称为“聘使”或“行人”)携带玉帛(圭、璋等玉器和丝织品)等礼物(称为“聘礼”或“币”),前往他国进行礼节性的访问。对方国君会依礼接待并回赠礼物(称为“报”或“答币”)。
- 典籍依据: 此义项在《周礼》、《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及《左传》等史书中均有详细记载和体现。例如,《周礼·秋官·大行人》就详细规定了不同等级诸侯国之间聘问的周期、规格和礼仪。
-
(引申义)订婚礼仪中的“问名”环节
- 在婚姻六礼中的应用: 在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中,“聘问”有时特指或关联到“问名”这一环节。
- “问名”的含义: 男方家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以便占卜婚姻的吉凶。这个环节是男方正式向女方求婚并了解女方基本信息的关键步骤,是缔结婚姻契约的重要前奏。
- 与“聘”的联系: 因为整个议婚、订婚的过程常被称为“行聘”或“聘定”,所以作为其中一环的“问名”有时也被包含在广义的“聘问”概念里,意指议婚过程中的探询、沟通。
现代用法补充:
虽然“聘问”在现代汉语日常使用中已不常见,但在描述古代历史、文化、礼仪制度时仍是标准词汇。有时在非常正式的语境或仿古用法中,也可能泛指聘请、访问或礼节性的探问,但核心仍带有郑重、礼仪的性质。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聘问”的解释明确包含“古代诸侯之间遣使通问”以及“旧时订婚时男家向女家询问姓名及生辰八字”两个义项(见《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1188页)。
-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着重解释了“聘问”作为古代诸侯间通问修好的古礼(见《辞源》第三册,第2935页)。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也收录了“聘问”一词,释义为“古代指代表本国政府访问友邦”,侧重于其外交含义(见第1003页)。
- 《周礼·秋官·大行人》:是记载古代聘问制度最详尽的经典文献之一。
- 《仪礼·聘礼》:专门详细规定了诸侯国之间行聘问之礼的具体仪节。
网络扩展解释
“聘问”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分别涉及外交礼仪和婚姻制度。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外交层面的含义
- 定义
指古代诸侯国之间派遣使者进行友好访问或通问。根据《礼记·曲礼下》记载,“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遣大夫往相存问”。
- 规模区分:大规模的称为“聘”,小规模的称为“问”,合称“聘问”。
- 目的:多用于维护邦交、互通信息或协商事务,如提到的“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
二、婚姻制度中的含义
- 定义
指古代婚姻“六礼”中的“问名”环节,即男方通过使者向女方询问姓名及生辰,用于占卜吉凶。
- 六礼背景: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聘问”特指“问名”这一步骤。
- 仪式意义:体现古代婚姻的礼制规范,强调双方家族间的正式沟通。
三、其他补充
- 现代使用:该词现多用于历史或学术讨论,日常语境较少见。
- 例句参考:如“诸侯之间定期聘问”。
以上内容综合了《礼记》等古籍记载及权威词典释义,确保解释的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
版面襃荣岑岑常赁吃劳保寸禀打底道德关系道师簟文废话风骨峭峻风栉雨沐抚臣付火呒然格文诡辉鬼头钱汉祖风豪逸河图鹤觜锄混茫坚良奸巧徼进吉丁疙疸解弦更张津逮靖共极枢臼头深目九酝法顝客烂柯人褵帨龙夔率任漫掷亩捐皮目评讥劈头劈脑惬心贵当屈产柔质柔枝嫩叶上真狮虫失陪痠痹酸骨岁阴夙心外重文状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