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姿态輕柔美好。 唐 杜牧 《贈别》詩之一:“娉娉褭褭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 揚州 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宋 陳師道 《木蘭花減字》詞:“娉娉裊裊,芍藥枝頭紅玉小。舞袖遲遲,心到郎邊客已知。” 宋 姜夔 《虞美人·賦牡丹》詞:“娉娉嫋嫋教誰惜,空壓紗巾側。”
“娉娉褭褭”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女子體态輕盈柔美的姿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全唐詩》《宋詞選》等文獻。
《娉娉褭褭》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女子的步态輕盈、柔軟。它通常用來形容女子行走時身姿的輕巧和優雅。
《娉娉褭褭》由四個漢字組成:娉(部首女,總筆畫7)、褭(部首衣,總筆畫15)。褭為此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增強詞語的韻味和聲調。
《娉娉褭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用于形容楊玉環的行走姿态。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對女子的描寫和評價。
在繁體字中,娉娉褭褭的寫法是「娉娉褭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娉的古字形為「婷」,褭的古字形為「褦」。這些古字形更加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簡化為現代漢字的形态。
1. 她走路的時候娉娉褭褭,優雅動人。
2. 她的舞姿娉娉褭褭,像一片輕紗在飛舞。
3. 她的行走姿态總是娉娉褭褭,給人一種輕盈感。
1. 娉婷:形容女子的舉止輕盈、優雅。
2. 褭褭:形容行走時身姿柔軟、輕盈。
1. 曼妙:形容女子的姿态優美、動作柔和。
2. 柔美:形容女子的動作和姿态柔和、優美。
1. 笨拙:形容行走姿态不協調、不靈活。
2. 跩響:形容行走時步履匆忙、不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