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瓜期的意思、瓜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瓜期的解釋

(1).語出《左傳·莊公八年》:“ 齊侯 使 連稱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原指戍守一年期滿。後用以指官吏任期屆滿。 明 唐順之 《答陳編修約之柏鄉見寄》詩:“菟苑俱将命,瓜期獨未歸。” 清 趙翼 《門神》詩:“描來花樣輝三徑,報滿瓜期例一年。”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瑪賽複友人書》:“瓜期已屆,倥偬返旆,依然 吳 下 阿蒙 。”

(2).謂官吏就任。 元 柯丹丘 《荊钗記·家門》:“山妻守節,潛地去投江,幸神道匡扶撈救,同赴瓜期往異鄉。” 明 無心子 《金雀記·寄書》:“恩頌聖朝,勑賜郎官誥。 河陽 路遙,喜出都門道,為赴瓜期,敢辭迴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劉元普 ﹞一夜夢見 裴使君 來拜道:‘某任都城隍已滿,乞公早赴瓜期,上帝已有旨矣。’”

(3).謂女子出嫁之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問瓜期何日,賜環夢斷,賦鵩還羞。” 清 李漁 《慎鸾交·久要》:“倘若是瓜期不見把門來叩,請抱琵琶上别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洪由義》:“瓜期屆矣,珠當見還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瓜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淵源的特殊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官員任職期滿等待接替的時期。該詞源自《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的典故,原指戍邊将士約定瓜熟時節輪替,後演變為官吏任期制度的代稱。

在詞義發展過程中,"瓜期"形成三層内涵:

  1. 時間标志:以農作物成熟周期為計時單位,體現古代農業社會特征。《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指任職期滿,由他人接替的日期",強調自然時序與人事更疊的關聯。
  2. 制度術語:特指明清時期地方官三年一任的考績制度,《曆代職官表》記載"外官計典三年一舉行,謂之瓜期",反映古代官僚體系的時間管理規則。
  3. 文學意象:詩詞中常用以表達時光流轉的怅惘,如清人趙翼《門神》詩"描來花樣輝三徑,報滿瓜期例一年",賦予其人文情感色彩。

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及古代制度考證領域。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将其列為"中國古代職官制度重要時間概念",證實其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瓜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一、基本含義與起源

瓜期(拼音:guā qī)源自《左傳·莊公八年》。原指春秋時期齊國戍守士兵的輪換周期:齊侯派連稱、管至父戍守葵丘,約定“瓜時而往,及瓜而代”(即瓜熟時前往,次年瓜熟時替換)。後引申為官吏任期屆滿,或泛指事物發展到成熟階段。


二、引申含義

  1. 官吏任期相關

    • 任期屆滿:如清代趙翼《門神》詩“報滿瓜期例一年”,指官員任職滿一年需更替。
    • 官吏就任:元代戲曲《荊钗記》提到“同赴瓜期往異鄉”,指官員赴任。
  2. 女子婚嫁之期 明清文學中擴展為女子出嫁的日期。例如清代李漁《慎鸾交》中“瓜期不見把門來叩”,以瓜熟比喻婚期成熟。


三、文獻引用與示例


“瓜期”從戍守輪換的典故發展為多義詞,既可指代官吏任期,也可隱喻婚嫁或事物成熟階段。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常見于古典文學及曆史文獻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明清戲曲、小說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泣鼇頭獨占避寂搏鬭采圻長徒成雙成對谶瑞重審酬報挫折待間丹诏稻草人鄧鄧呆呆登叙帝軒多疑督轅封建餘孽訽嘩關廛規圜颔詞鶴鬓幻劇铧式犁護符回思火鑒見怪建星精度矜功不立九馗锔碗兒的跨略淚零龍芽沒牙箝頻婆菓破銅爛鐵牽鹽青服清吭虬辇鵲殿三舉神情史話私牍私吞推薦王阙纨袴晩膳污隆纖鈎夏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