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爐的意思、平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爐的解釋

[open-hearth furnace;open hearth] 煉鋼爐的一種,放原料的爐底像淺盆,爐體用耐火材料砌成

詳細解釋

煉鋼爐的一種。放原料的爐底象淺盆,爐體用耐火材料砌成,燃燒用的煤氣和熱空氣由兩側的開口通入,爐溫可達攝氏1800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平爐(pínglú),又稱馬丁爐,是一種傳統的煉鋼設備,其名稱源于其爐膛呈淺盆狀(平底)的結構特征。在漢語詞典及專業領域,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平爐是一種通過火焰反射加熱爐料(生鐵、廢鋼等)的蓄熱式煉鋼爐。爐體由耐火材料砌築,頂部為拱形爐頂,燃料(煤氣或重油)與預熱空氣在爐膛内燃燒,高溫火焰直接覆蓋熔池表面,通過輻射和對流傳遞熱量,使爐料熔化并完成氧化精煉過程,最終産出鋼水。

二、技術原理與特點

  1. 蓄熱式設計:平爐采用蓄熱室結構,利用廢氣餘熱預熱空氣和燃料,提升熱效率。
  2. 精煉時間長:冶煉周期通常需數小時,可靈活調整原料配比(如高比例廢鋼),適合生産優質鋼種。
  3. 爐體結構:由爐底、爐牆、爐頂及蓄熱室組成,爐頂采用矽磚或鎂磚砌築以承受高溫。

三、曆史地位與現狀

平爐于19世紀中期由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後經法國工程師馬丁改進(故稱"西門子-馬丁爐"),曾是20世紀主流的煉鋼方法。但因能耗高、生産效率低、環保性差,自20世紀80年代起逐漸被轉爐和電爐取代,中國于20世紀末基本淘汰平爐煉鋼工藝。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平爐"的釋義。
  2. 《冶金工程概論》(冶金工業出版社)關于平爐煉鋼技術的章節。
  3. 《中國冶金史》中平爐技術引進及淘汰曆程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平爐是一種煉鋼用的火焰反射爐,其核心特點是通過蓄熱室預熱空氣和燃料以提高爐溫。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平爐又稱“馬丁爐”,因爐底平坦而得名。它屬于反射爐的一種,主要通過爐頂和爐壁反射的熱輻射加熱金屬原料,適用于以廢鋼和生鐵為原料的煉鋼過程。

2.結構與組成

3.曆史背景

4.工作原理

采用周期性換向燃燒:燃料和預熱空氣從一側爐頭進入熔煉室燃燒,廢氣經另一側蓄熱室排出并預熱蓄熱體,每隔一定時間切換方向以維持高溫。

5.分類與特點

補充說明

平爐煉鋼曾推動鋼鐵工業發展,但因能耗高、生産周期長,現僅少數特殊鋼廠保留使用。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知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谙忽擺飾匾打側卓别宅彬蔚城市群俦與出車村隖擔羞二弦紡絲負耉伏帖咯痰革退貫索城駭聞寒饑慌笃速簧谮歡驚恚怨惠中渾濛家禮較訂矯奪階級鬥争錦州積朔鵾絃燎祭嫠家六婆藜烝龍眠龍台觀龍岫镂冰斸雪貓鬼目蓮戲偶蹄目漂沈仆圉牽聯樵侶奇勝桑弓杉籬邵侯瓜石揵屍柩手籠聽許微莫未時五窦聯珠鮮紅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