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代著名畫家 李公麟 的别號。 公麟 緻仕後,歸老于 龍眠山 ,自號 龍眠居士 。 宋 蘇轼 《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二圖後》詩之一:“ 龍眠 獨識慇懃處,畫山陽關意外聲!” 元 馬臻 《題<唐十八學士圖>》詩:“後有 龍眠 傳此本,禮樂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觀音大士贊》:“真者有兩,畫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龍眠 ,合兩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歸隱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張文和公風鸢詩》:“ 文端 則賜金歸老,頤志龍眠,安慮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與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鳴薦紳間,與 蘇 黃 遊,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 李伯時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來鼎彜之類為《考古圖》。又有 李元中 ,字畫之工,追蹤 鐘 王 。時號 龍眠 三 李 。” 清 蔣士铨 《第二碑·赓韻》:“﹝小生﹞姓 阮 名 劍彩 字 鬥墟 , 楚 中 漢陽 人也。 龍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龍眠”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
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别號
李公麟是北宋著名畫家,晚年歸隱于安徽龍眠山,自號“龍眠居士”。其繪畫以白描技法聞名,代表作《五馬圖》等被後世推崇。
歸隱林下的代稱
因李公麟隱居典故,“龍眠”被引申為隱逸山林的象征,表達遠離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狀态。
安徽桐城西北的山名
龍眠山位于安徽桐城,與舒城、六安交界,風景秀美,曆史上為文人雅士隱居之地,故也借指舒州地區。
補充說明:
龍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龍在沉睡或休眠狀态。在文化和神話中,龍被視為祥瑞的象征,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深遠的智慧。當龍進入沉睡狀态時,被稱為"龍眠"。
龍(⺂)是龍眠的部首,表示與龍相關;眠(目+占)是龍眠的字義部分,表示睡眠的意思。
龍的部首是“⺂”,是一個象形字,表示龍的形狀;總筆畫數為五畫。
眠的字義部分由“目”和“占”組成,其中,“目”是表示眼睛的部首,“占”表示休息;總筆畫數為十二畫。
龍眠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如《山海經》等。在這些文獻中,龍眠提到了龍的休眠狀态。
龍眠是龍眠的繁體字。
古時候龍眠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一種寫法是“龍眠”,另一種寫法是“龍卧眠”。
1. 神龍廟中的雕像,似乎描繪了一幅龍在龍眠的場景。
2. 這片山脈被人們稱為龍眠之地,傳說着沉睡着一條巨龍。
1. 龍族:指龍一類的族群。
2. 龍紋:以龍為紋樣的圖案或花紋。
3. 眠床:指供人睡眠的床鋪。
沉睡、酣眠、安眠
蘇醒、覺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