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歎賞的意思、歎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歎賞的解釋

[admire;express admiration for] 贊歎稱賞

詳細解釋

贊歎稱賞。《晉書·劉元海載記》:“﹝ 劉淵 ﹞七歲遭母憂,擗踴號叫,哀感旁鄰,宗族部落鹹共歎賞。” 唐 寒山 《詩》之十五:“誰當來歎賞,樵客屢經過。”《老殘遊記》第二回:“正在歎賞不絶,忽聽一聲漁唱。”


贊賞。 宋 司馬光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之一:“忽聞秋興篇,嘆賞幾絶倒。”《平山冷燕》第二回:“天子大加嘆賞,因向 山顯仁 説道:‘卿女一稚子耳,便能應對詳明如此,真可羨也,皆卿之教養有方也。’” 清 王韬 《淞隱漫錄·心侬詞史》:“歌聲既發,響遏行雲,蕩魄回腸,令人之意也消, 程 聆之不禁擊節嘆賞,傾倒弗置。”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但我一天來已沒有吃飯了,實在提不起閑情逸緻來歎賞這些吃飽飯的人所作的好東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歎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對某人或某事的優秀表現、才華、品德等表示贊歎和敬佩,常用于表達高度評價的情感。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結構

    • 由“歎”(贊歎)和“賞”(贊賞)組成,屬并列式結構,強調情感上的雙重認可。
    • 注音為tàn shǎng,古漢語中亦寫作“嘆賞”。
  2. 語境用法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常見于對藝術、文學、品德等方面的贊美。例如:
      • 《老殘遊記》:“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
      • 《新唐書》記載唐高宗對劉仁軌的贊賞:“帝歎賞之。”
    • 現代例句:“觀衆為藝術品的精美而歎賞。”

近義詞與延伸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法語翻譯(如“admirer”),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歎賞》的意思

《歎賞》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對某事物或某人表示贊歎和欣賞。它包含了對某個人、某個物品或某個事情的高度評價,并表達出對其優秀之處的欣賞之情。

《歎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歎賞》的拆分部首是「又」和「賞」。其中,「又」是指手的形狀,「賞」是指一種形狀類似于貝殼的物品。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歎賞》的來源

《歎賞》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古代文化傳統。在古代,人們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過贊美和欣賞表達對他人的喜愛和認可。這個詞逐漸形成并沿用至今。

《歎賞》的繁體

《歎賞》的繁體字為「嘆賞」,其中「嘆」是指對事物的感歎,「賞」是指對事物的贊賞。它們的總筆畫數為19畫。

《歎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歎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相近。一種常見的古時候寫法是「歎賞」,其中「歎」是指對事物的惋惜和歎息,「賞」是指對事物的贊賞。

《歎賞》的例句

1. 他對這幅畫的技巧和形象都十分欣賞,不禁發出了一聲歎賞。

2. 她的演唱才華令人歎賞,觀衆們紛紛鼓掌緻敬。

3. 他的堅持和努力,獲得了衆人的歎賞和認可。

《歎賞》的相關詞彙

組詞:欣賞、贊賞、佩服、稱贊、贊美

近義詞:贊歎、贊美、欽佩

反義詞:嗤之以鼻、唾棄、嘲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