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子觀音的意思、送子觀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子觀音的解釋

古代傳說能保祐人生子的 觀音菩薩 。《八瓊室金石補正·北齊王三娘造像記》:“ 天保 元年正月十八日,清信女 王三娘 為 子敬 造 送子觀音 像一區。”《白雪遺音·玉蜻蜓·訪庵》:“[生]何為 送子觀音 ?[旦]那些積善人家,暮年無子,到此燒香許願,抱了一個回去,後來産下麟兒,前來還願,最是靈驗。”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第四場:“ 觀音 堂, 觀音 堂, 送子觀音 坐上方。”亦稱“ 送子娘娘 ”。 巴人 《莽秀才造6*反記》第八章:“但她畢竟常常是自動也是被逼,去 送子娘娘 神像座欄前,年年縛上一根稻草。她還許下願,祝望早日有個兒子傳個後代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送子觀音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送子觀音是佛教中象征生育與慈悲的菩薩化身,其信仰融合了宗教、民俗與哲學内涵,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形象

送子觀音又稱“子安菩薩”“白衣觀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主司生育與子嗣庇佑。其典型形象為懷抱嬰兒或手持淨瓶、楊柳枝的中年女性,常端坐蓮花台,面容慈祥。部分造像旁伴有童男童女,象征新生與希望。

二、宗教與曆史淵源

  1. 佛教經典依據
    《法華經》記載“求子得子”的願力,成為信仰源頭;《楞嚴經》中“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進一步強化其送子職能。
  2. 演化過程
    融合古印度诃利帝母(鬼子母)的送子職能,後吸收中國民間傳說(如妙善公主修道成觀音的故事),形成本土化信仰。

三、文化象征意義

四、信仰實踐

五、相關争議

部分學者指出封建時代存在性别偏好影響(如求男孩),但現代更多強調其普世關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經典記載或地域性習俗,可查閱《法華經》原文或地方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子觀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對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解釋。 1. 意思:送子觀音指的是一位被視為能為人們帶來子孫福澤的觀音菩薩。在傳統信仰中,人們相信祈禱和崇拜送子觀音可以給予他們子嗣、健康和幸福。 2. 拆分部首和筆畫:送子觀音的拆分部首是“辶”、“子”和“女”。其中,“辶”表示行走,”子”表示子孫,”女”表示女性。它的總筆畫數為19筆。 3. 來源:送子觀音作為一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民間信仰和佛教文化。傳說中,送子觀音是觀音菩薩化身而來,具有幫助人們得到子孫繁衍和保佑兒女健康成長的能力。 4. 繁體:沒有特定意義的繁體字。 5. 古時候漢字寫法:送子觀音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年代和地區而有所不同,但大緻保持了“送”、“子”、“觀”、“音”的基本形狀。 6. 例句:他們每年都會前往寺廟朝拜送子觀音,祈求子女平安健康。 7. 組詞:送子觀音并沒有相關的組詞。 8. 近義詞:觀音、媽祖、文昭觀音等。 9. 反義詞:無。 以上是關于“送子觀音”的相關信息和解釋。這個詞語代表着人們對于生育和家庭幸福的期望和追求,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子孫和家族重要性的關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