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苔滿布如茵席。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鄰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賞花》:“秋花點點浥露芬,繞碧砌苔茵,菊散叢金蓮墜粉,喜寒葩似帶餘春。”
“苔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發音:tái yīn
字面解釋:由“苔”(苔藓)和“茵”(席子、墊子)組成,指青苔密布如茵席覆蓋地面的景象。例如唐代顧況的詩句“屋古布苔茵”,描繪了古老房屋地面長滿青苔的意境。
在特定語境下(如成語用法),“苔茵”被引申為比喻官僚體制中的弊病,如效率低下、庸碌無能等現象。但需注意,這一用法較為少見,且未被所有權威辭書收錄。
“苔茵”的核心含義是自然景象的描繪,引申義則依賴具體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比喻用法,建議參考更權威的成語辭典或結合具體文獻分析。
苔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青苔覆蓋的地面。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苔和茵。
苔的部首是艹,總筆畫數為8;茵的部首是艹,總筆畫數為8。
苔茵的來源從《說文解字》來看,它的本義是地面綠色草木覆蓋。在繁體字中,苔茵的寫法為苔菻。
在古代,苔茵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苔茵可以寫作苔菻,茵可以寫作茵芝。
1. 這片苔茵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苔。
2. 清晨的露珠滴落在苔茵上,閃着晶瑩的光芒。
部分由苔茵組成的詞語有:苔園、茵席、苔藓、茵蔚等。
青苔、青苔綠、苔藓等為苔茵的近義詞。
苔茵的反義詞可以是光秃秃、幹燥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