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版章的意思、版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版章的解釋

(1).帳簿。亦借指登記在簿冊上的財物。《明史·潞王翊鏐傳》:“将來本支千億,請索日頻,盡天府之版章,給王邸而不足也。”

(2).版圖,疆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故知西北周數萬裡之版章, 聖祖 墾之, 世宗 耨之, 高宗 獲之雲。” 清 王韬 《<普法戰紀>代序》:“幅員三萬裡,北至於朔漠,南至於 滇 粵 ……版章恢廓,前此之所未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版章”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規章制度或法律條文,源自古代刻在木闆或石碑上的文字,後引申為規範化的條例。
  2. 詳細說明
    原指記載規章的載體(如木闆、石碑),後比喻成文的規定,強調事物的條理性和規範性。例如形容官員嚴格執行法律時,可稱其為“版章官”。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描述法律、制度或事物的規矩性。

二、作為普通詞語的含義()

  1. 賬簿或財物登記

    • 指登記財物的簿冊,或代指簿冊中的財物内容。
    • 例:《明史》中“盡天府之版章”即指耗盡國庫財物。
  2. 版圖或疆域

    • 表示國家領土範圍,常見于曆史文獻。
    • 例:清代魏源《聖武記》用“版章”描述西北邊疆的開拓。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古籍或曆史讨論,需注意其多義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版章(bǎn zh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個意思。拆分部首是“片”和“章”,共有11個筆畫。該詞來源于古代文化領域中的“版”,在古代指印刷術中的木版或金屬版,而“章”則指的是印章,因此,“版章”可以理解為印刷術或者印章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版章”保持相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隻是字形會有一些差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在“版章”這個詞中,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非常相似。 以下是一個關于“版章”的例句:我爺爺有一枚很珍貴的古代*********的版章。 一些與“版章”相關的組詞有:印刷版章、圖書版章、章程等。 與“版章”存在近義詞的詞語有:印章、圖章。 暫時我找不到與“版章”相反或對立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