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蔟的意思、太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蔟的解釋

亦作“ 太簇 ”。1.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國語·周語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滞也。”《淮南子·時則訓》:“律中太蔟,其數八。” 清 黃宗羲 《答劉伯繩問律呂》:“太簇長八寸,積六百四十八分。”

(2).古人将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為農曆正月的别名。《呂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陽氣始生,草木繁動。” 高誘 注:“太蔟,正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涉及音律和曆法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文化背景

3.字形與異寫

4.文獻例證

“太蔟”是融合音樂、曆法的複合概念,既代表音律體系中的特定音高,又象征農曆正月的物候特征。其名稱異寫(如大蔟、太簇)和文獻記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蔟的意思

太蔟(tài c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衣物上的髒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太蔟由“衣”字的部首“衤”和“孰”構成,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太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衣》這本古代辭書中。

繁體字

太蔟的繁體字為「太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太蔟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文獻和版本,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他的新衣服被油污弄上了太蔟。

2. 媽媽不喜歡看到孩子們的衣服上有太蔟。

組詞

淩太蔟、去太蔟、太蔟兒、太蔟處

近義詞

污垢、污漬、髒污

反義詞

幹淨、清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