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奠鼎的意思、奠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奠鼎的解釋

傳說 夏 禹 鑄九鼎象征九州,曆 商 至 周 ,都作為傳國重器,置于國都。後因以稱定都或建立王朝為“奠鼎”。 明 張居正 《恭述祖德詩》:“奠鼎蔔 燕 朔,犁庭掃兇夷。”《清史稿·禮志一》:“ 世祖 奠鼎 燕京 ,建圜丘 正陽門 外南郊,方澤 安定門 外北郊,規制始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奠鼎”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權力确立、王朝建立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奠鼎(diàn dǐng)字面意為“安放鼎器”,引申為穩定确立權力、地位或國家基礎,也可特指定都或建立王朝。

二、典故起源

  1. 夏禹鑄鼎
    傳說夏禹治水後,鑄造九鼎象征九州,成為傳國重器,置于國都。後世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奠鼎”(《清史稿·禮志一》等記載)。

  2. 秦始皇鞏固統治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鑄造巨鼎,象征國家權威與統一,進一步強化了“奠鼎”與權力穩固的關聯。

三、用法與示例

四、結構及發音

五、相關延伸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史記》《清史稿》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奠鼎是一個漢字詞語,字面意思是安放鼎器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是“奠”字,右邊是“鼎”字。其中,“奠”的部首是“大”,筆畫數為8劃;“鼎”的部首是“金”,筆畫數為12劃。 “奠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鼎是古人用來烹饪和祭祀的莊重器具。在古代,奠鼎是指将鼎器安放在指定的位置,代表着一種莊嚴、重要的儀式行為。 “奠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字的基本形狀和意思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奠鼎”的例句: 1. 古代的君王在重要的祭祀儀式上,會奠鼎祭祀祖先。 2. 奠鼎的儀式承載着富有紀念意義的曆史傳統。 3. 奠鼎禮儀代表着一種莊重的态度和敬意。 與“奠鼎”相關的組詞有:祭奠、鼎立、開奠等。 近義詞可以是:祭鼎、安鼎等。 暫時沒有找到“奠鼎”的明确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